刊登日期 : 2021-05-20
廣州海珠區城中村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每天早上製衣廠老闆拿着車衣材料走到街上,給工人們「揀選工作」,老闆們的排隊「人龍」長達3公里,日薪高達700元也難找到工人,被傳媒報道為「年青人不願意幹低技術工作」。這個現象東莞、深圳也有。昔日世界工廠的廣東省,在創新科技掛帥的前題下,勞動工作不再吸引,廣東省政府注意到這個情況,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十四五」提倡的產教融合,就是指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其實就是以技能導向為主的進階教育,香港有職業訓練局,是以行業為主導教授學生技能,好讓學生畢業後能立即派上用場,成為「熟手技工」。中國內地的職業教育規模大得多,一般較為人熟悉的有「車間進校」、「企業課室」、「定點實訓基地」、「職教集團」等多種方式。
內地職業教育 訓練高技術人員
「車間」,指工廠的生產線。「車間進校」是指企業把車間生產線設在學校的教室,學校把學生的課程內容定為企業的產品。這樣,在生產線上學習的既是學校的學生,也是企業的準員工。企業提供材料和生產機器,而學校則提供學生邊學習邊為企業生產產品。這樣,工廠便確保有員工了。
至於「企業課室」,是指高校教師進入企業擔任顧問,培訓企業人員,或企業派人員在高校任客席教師,學生在企業中實習,令學生有實訓的機會。
而「定點實訓基地」是企業特別與學校協議,專為學校提供實習的場地。
還有「職教集團」,即職業教育集團,是學校與企業共同組織的教學團體,學校有份投資該企業,形成一個生產與教學並重的教育集團。
延伸閱讀:深圳計劃招聘港澳教師 建粵港澳大灣區特色職業教育園
無論哪一種方式,教學的模式都是以邊做邊學的方式進行,達致產業與教學融合的目的。「十四五」指出,要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職業教育高地。
東莞世界工廠 積極開拓職業教育四大模式
去年底出台《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決議》,將開展一系列職業教育的改革。東莞作為世界工廠,目標到2025年建設成為廣東全省首批產教融合型城市,培育10個職教集團、50個定點實訓基地、100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
東莞最大的職業教育學校—東莞市職業院校,已與1,000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用以上述四種教學模式教學,形成典型範式,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楷模,以同一方向發展職業教育。
在勞動工作逐漸不收年輕人歡迎的先進社會,東莞建築行業為解決嚴重缺乏建築地盤施工類的工作,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與東莞建築科學研究所、東莞市建設工程檢測中心、東莞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東莞市大業建築技術資詢有限公司四家企業簽約,共同建立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學院。
學院以董事會方式管理,開設「建築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兩個專業學科,聘請近60名富經驗的高級工程師、高級項目經理和現場管理人員作為專業課程教師,教授學生。
延伸閱讀:中國人口突破14億 「人口紅利」持續 人均教育水平續提升
深圳擲100億 培育5G高技術職業教育專才
今年1月,廣東省政府出台《關於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的實施意見》,主張要推進粵港澳職教聯動發展,打造世界灣區職教高地。計劃至2022年累計擲100億元人民幣,發展深圳高技術為主的職業教育,建立6至8所達國家級優質中職學校(中等專業學校)。 達本科專業資歷的高職院校,每一個專科群(專業群)都會聯合世界一流企業或行業的領軍企業,共同建設1所特色產業學院,到2022年目標建成10個示範性特色產業學院。
昔日世界工廠的深圳,今天已經以服務性行業為主。《實施意見》中強調深圳的職業教育,明確要接人工智能、5G、物聯網、智能裝備等領域,重點圍繞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達「萬億級」、「千億級」產業群。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科技創新項目上,無疑需要大量的高技術中等人才支撐運作。「十四五」規劃,正開始對接這個科技發展的鴻溝,在職業教育上快馬加鞭,力追5G時代急速發展的步伐,培育技術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