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引入港式家庭醫生 強化基層醫療

編輯︰黄雅言

  中山三鄉雅居樂有這樣的診所:醫生不穿白袍,疫情前不會戴上口罩,看診時詳細詢問病人家族病史和生活習慣,「睇醫生睇足20分鐘」。這樣在香港稱為「家庭醫生」的模式,近年開始在內地出現,不單是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融合的產物,原來亦是用來紓緩大醫院壓力的有效方法。

香港聯合醫療集團 將港式家庭醫生引入大灣區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港式家庭醫生與一般醫院醫生不同,這些家庭醫生不穿白袍、疫情前一般不載口罩,與病人像朋友般談話,了解其家族病史及個人生活習慣,既治病也糾正個人健康生活習慣,近年開始在內地流行。家庭醫生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診,優質的醫療服務吸引不少市民使用服務。(網上圖片)

  這間診所全名為聯合醫務集團中山三鄉雅居樂工作室,是香港上市醫療機構——香港聯合醫療集團以簽約合作的方式,在2019年於中山設立第一所合作醫療服務點,提供港式家庭醫生(全科醫生)服務。

  早於2018年開始,香港聯合醫務集團已在中國內地開展家庭醫生工作室,現時全國共有27間工作室,北京、上海、天津共有四間,其餘25所全都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分佈在廣州、深圳、中山、東莞、佛山,珠海及澳門。

  延伸閱讀:深圳推行健康網 創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先河

  延伸閱讀:香港聯合醫務(中國內地)醫療中心

睇病聊天20分鐘 家庭醫生提升基層醫療吸引力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聯合集團家庭醫生工作室多於粵港澳大灣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內,獲政府支持,有了良好的基層醫療,市民便不用動輒跑到大醫院,減輕了醫院的負荷,是有效管理醫療資源的良好方法。(網上圖片)

  在中山三鄉雅居樂工作室,診療室並不是一般醫院典型的白色設計,而是燈光偏柔和暖色調,有沙發、診療桌是圓角設計,病人的坐椅是有靠背的,診室門口掛上隔帘,診症時診室門是關上的,以保護病者的隱私。

  與一般看病不同,醫生沒有穿上長白袍,疫情前不會戴上口罩,只是穿着簡單的衣服,像在家中與朋友見面一樣,以減低病人看病時的緊張之感。

  有趣的是,不像一般看醫生只有幾分鐘時間,家庭醫生很仔細的詢問病人的家庭成員、家族病史、病者生活習慣、心理狀況,歸納出病者生病的原因。整個看病時間往往達20分鐘以上。

  延伸閱讀:港藥通、醫療券、電子病歷互通 深港醫療融合港大深圳成試點

  舉例,一位患上胃病的病人,醫生詢問其家族病史、病者個人生活習慣,發現患者家族有胃癌病史。而透過了解患者個人生活習慣,醫生發現壓大過大、不定時進餐,以致胃出了問題。經醫生調節病人的飲食及作息規律後,病人的胃病得到改善。醫生勸告患者,因為家族有多人患上胃癌,他患上胃癌(腫瘤)的機會大,因此更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減低患上胃癌的機會,達到社區醫療保健的效果。

  中國的醫院按規模分「三級十等」。一級醫院為基層醫院,直接為社區提供醫療和保健服務,主要是先為病者做初級評估,然後分流到不同醫院跟進。基層醫院無論在設備和醫生質素方面都是最初級的,因此,市民都不太願意花時間到基層醫院就診,而是直接跑到三級甲等醫院看病,導致大醫院人滿之患。

港機構到內地訓練家庭醫生 達國際認證標準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香港聯合醫務集團在內地培訓醫生當家庭醫生,長遠在基層醫療體系中提供良質醫療服務。(網上圖片)

  深圳市衛生健康局與香港聯合醫務(UMP)合作,把家庭醫生的概念引入內地,以簽約方式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醫院)內開設工作室,病人預約求診。家庭醫生屬全科醫生,擔當居民「守門人」角色,在社區首先診斷(首診),處理一般傷風感冒傷症,嚴重一點才分級(分流)到不同醫院跟進診療,這樣醫療管理就有效得多了。

  UMP設計了一個「Gold™金牌家庭醫生培訓課程」,由香港團隊根據香港及國際標準,結合內地實際情況,設計課程,訓練內地醫生成為達國際標準的家庭醫生,在基層社區提供首診服務。課程獲得英國皇家全科醫生協會的認證(RCGP,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延伸閱讀:5G技術建構物聯網 提升當代中國醫療效率

家庭醫生制度 紓緩粵港澳大灣區大醫院壓力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港式家庭醫生正發展遙距問診服務,未來會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行,優化基層醫療。(網上圖片)

  計劃於2018年最先於粵港澳大灣區推行,得到當地衛生部門的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九市核心片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建立工作室,至現在九大城市合共有27個聯合醫務集團家庭醫生工作室,單在廣州已有10所。

  2019年,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措施落實的通知》,提出三級醫院(不包括省部屬駐穗醫藥院校附屬醫院及委直屬醫院)要為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留一定比例的問診號源,為經家庭醫生轉診的病者提供快速通道。這樣,社區市民就更放心先在居住的社區內家庭醫生就診,有需要時才轉診分級到不同的大醫院跟進,減省輪候的時間。

  粵港澳大灣區要發展成宜居宜業的城市,健全高效的醫療制度是重要的部分。有效的基層醫療,市民不同動輒奔跑大醫院,也不用花長時間輪候,便得到稱心的家庭醫生(全科醫生)服務,日常小病得以輕易處理,就能安居和工作了。

  延伸閱讀:中國醫療的平凡英雄 只收一元的鄉村醫生

1:54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廣深氫能車cover

【智慧城市】廣深廣珠建氫能車高速走廊 利長途運輸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創新斗室cover

香港科學園建人才公寓 月租$7000起市價六折 7月入伙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職業教育cover

東莞深圳發展職業教育 建高技術世界工廠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南沙人才特區cover

開放執業資格兼設特殊簽證 南沙建國際人才特區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