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2/04/2024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做哪些事?在大灣區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提到灣區發展的「七件大事」,其公布5年以來,取得甚麼成果?
本系列文章,透過7個坐標,探索7個地點,解畫「灣區七件事」中的「第一件事」:怎樣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創科坐標|香港科學園
香港科技園公司於2017年獲科技部授牌,成為香港首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坐落於白石角的香港科學園,佔地22公頃,為科企提供服務和資源,構建起聚合「官、產、學、研」力量的創科生態圈,加速成果轉化,助力香港融入大灣區創科中心建設。 至今,香港科學園推出的創科培育計劃已有超過1,000家公司「畢業」。
科學園深圳分園,於2023年9月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內正式開園,首批16家香港企業、機構入駐,被視為具有里程碑意義。「港澳研發+廣東製造」的合作新模式,助力大灣區打造科研和產業創新高地。
《規劃綱要》特別提到,支持香港科學園、數碼港等建設,並支持粵港澳在創業孵化、成果轉化、國際技術轉讓、科技服務業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2023》顯示,2022年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總合同金額達到1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8%;當中超過30%來自製造業領域。
創科坐標|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
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技術,包括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是新能源體系的重要「倉庫」。
位於廣州白雲區的新型儲能創新中心,於2023年底批准成立,是大灣區5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
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是國家重要戰略力量,主要針對新型產業領域,旨在整合資源,推動實驗室創新成果走向產業化,每個領域只會設立1家。
《規劃綱要》就「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提出,要建設培育一批產業技術創新平台、製造業創新中心。
截至2023年,大灣區已成立5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當中3個在廣州,涉及印刷及柔性顯示、高性能醫療器械、新型儲能3個重點領域。其餘2個在深圳,涉及超高清視頻製作技術、5G中高頻器件兩個重點領域。
創科坐標|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
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港澳青年之家總部,於2019年掛牌成立,並建成大灣區首批青年雙創(創新創業)基地之一。截至2022年,天河區已建成港澳青年雙創基地14個,累計登記註冊港澳資企業超過2,000家。
《規劃綱要》提出,支持粵港澳在創業孵化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建粵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等成果轉化平台。
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於2023年12月啟動,與大灣區內近80個雙創基地進行合作,為在大灣區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
創科坐標|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知識產權保護,是打造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一環。坐落於深圳南山區的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於2018年12月26日揭牌運行,成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助推器。
2019年以來,深圳保護中心累計受理知識產權專項資金資助申請超過19萬筆,撥付資金超過13億元,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創新;並建立「預審+優審」機制,加快審核專利案件,培育比亞迪刀片電池、騰訊區塊鏈技術等高價值專利超過1,400件。這裏也是港澳在內地發明專利進行優先審查的首批試點機構之一。
《規劃綱要》提出,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完善跨境協作機制,並支持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廣東與香港於2003年成立粵港保護知識產權合作專責小組,至2022年尾已推進實施356項合作。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計劃進行新的24個合作項目,涉及粵港知識產權貿易和服務合作等6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