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藝術家張曉剛《血緣—大家庭》 家族社會與歷史的時代觀景

撰文︰潘少權

  3個月前張曉剛《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上拍,他去年另一幅《血緣大家庭》系列作品以過千萬成交;而這幅《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卻是此系列最先兩幅開山之作,亦是他的成名作,估計價值不菲,更成為當代中國藝術極具標誌性的藝性 

張曉剛作品 靈感源於上世紀中標準家庭照

  作品靈感源於國內560年代標準家庭照片,畫中人是張曉剛父母和他哥哥,三人構成一張經典全家福。中間嬰兒畫成明亮黃色,跟畫像中褪色般的褐黃呈強烈對比;但嬰兒身體延伸出兩條紅綫,把雙親聯繫起來,傳承之意,呼之欲出 

  畫作色彩單調而含蓄、畫面平滑又多層次、卻又看不到任何雕琢痕跡;畫中人人目光冰冷、木無表情,難以捉摸,還有那時代的髮型服飾,令作品氣氛充滿詭異。灰調身影像發出無聲召喚,張曉剛透過這種手法,為那一段荒謬歷史輕輕畫上一筆,這舉重若輕一筆,由人解讀。於作者言,已然救贖 

這是去年拍賣成交過千萬的《血緣—大家庭》系列其中一幅作品,畫中人人目光冰冷、木無表情,難以捉摸,還有那時代的髮型服飾,令作品氣氛充滿詭異。(網上圖片)
這是去年拍賣成交過千萬的《血緣—大家庭》系列其中一幅作品,畫中人人目光冰冷、木無表情,難以捉摸,還有那時代的髮型服飾,令作品氣氛充滿詭異。(網上圖片)

  畫面上褪色的部位最初見於臉上的光斑,後來成為了作品的獨立元素,令人聯想起復古破舊的照片。此《血緣大家庭》系列深蘊中國文化中家的觀念,故全家福畫作成功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更對當代中國藝作出偉大的貢 

張曉剛自小已學習西洋畫 

  生於1958年,張曉剛5歲隨父母工作調至四川,文革時停學在家;1968年,父母分別被安排到農村和成都接受改造。1973年父母獲平反,舉家搬回昆明。後師從雲南著名畫家林聆先生,研習素描水彩,在林指導下開始閱讀西方藝術史。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參加了農民美術培訓班,學習版畫和水粉畫創作。19783月復考高考,考入四川美術學院,在學校圖書館裏接觸到西方藝術,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興趣,鍾情於米勒和梵高 

《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是張曉剛此系列最先兩幅開山之作,亦是他的成名作。(網上圖片)
《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是張曉剛此系列最先兩幅開山之作,亦是他的成名作。(網上圖片)

  1981年在四川藏族地區體驗生活兩個月,回校開始畢業創作《草原組畫》系列,畫風明顯受梵高和米勒的影響,因而未能通過學校畢業作品審查;12月,《美術》雜誌編輯栗憲庭、夏航來四川美術學院組稿,看到《草原組畫》,予以肯定,夏航並撰文評介。之後學校重新審核,畢業作品才得以通過。雖然《美術》雜誌在19822月發表他《草原組畫:天上的雲》,但大學剛畢業後,他無法分配到工作,唯有去玻璃廠打工,也做過臨時建築工人;之後入職昆明市歌舞團做美工 

成為當代中國藝術之門開 

  天生我才必有用,他的《草原組畫:天上的雲》應邀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四川油畫展;同年11月,他參加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慶祝其成立50周年而舉辦主題為「讓國與國之間和平對話」繪畫比賽,他的《夕歌》在英國倫敦展出,並以35英鎊售出。自此嶄露頭角,至1993年前後,創作了兩幅《血緣大家庭》,聲名大噪 

1993年張曉剛正創作《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網上圖片)
1993年張曉剛正創作《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網上圖片)

  多年以後,張曉剛另一作品《天安門》拍得1,800萬港元,破了他作品紀錄時,被問到有否壓力,他說不喜歡再討論拍賣,那是二手市場,與他們畫家都沒有關係了。他說得很有趣,那畫不是他賣的,要問當時賣這幅畫的人和買這幅畫的人,他們才知道這1,800萬意味着什麼。那畫早就不屬於他了對,張曉剛一名當代中國藝術家,不是做藝術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傑出名人

沈靖韜

港產鋼琴家|沈靖韜國際大賽奪冠創歷史 「鋼琴神童」怎樣煉成?

創新先鋒

Labubu龍家昇

潮流新寵Labubu之父 香港藝術家龍家昇中西合璧無限創新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影視巨星

周驄《新紮師妹》、曾江+周驄+胡楓

周驄由粵語片男一到御用爺爺 《新紮師妹》問「Sir字點寫」最經典

編輯推薦
無人機應用場景

低空經濟知多點|無人機不止有航拍 一文睇清四大應用場景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低空經濟新職業

低空經濟知多點|人才缺口超過百萬 有甚麼新職業新工種?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2:26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無人機送外賣

咖啡「從天而降」 上海試推無人機送外賣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2:02
寧夏西夏王陵

尋迹寧夏「世遺」 解鎖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碼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香港智慧物流新篇章 盡在《物暢其流》

2:52

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國!中國哪一省最多金?|神州冷知識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心在地獄緣惡念」眼中映照內心成見

1998年7月1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鑫諾一號」升空

中國火箭成功運載「鑫諾一號」升空

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也可以說成「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相傳這句話與唐代詩人李白小時候一個故事有關。

  據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貪玩不愛讀書,跟「恆心」沾不上邊。相傳有一天,他見到一位老太婆在磨一根大鐵棒,誓言要磨成一根鏽花針,小李白好奇地問道:「怎樣可以做到呢?」婆婆回話:「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

  這句話給小李白當頭棒喝,從此李白用功讀書,若干年後,他寫出了不少驚世的詩篇,在詩壇上...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