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4/05/2021
五四運動 對當代中國影響深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1919年初的巴黎和會上,英法意等戰勝國竟然決定將戰敗的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當時北洋政府竟接受這種不平等條約,消息傳到國內,引來全國人民不滿。
5月4日,幾千個大學生高舉「取消二十一條」、「內除國賊、外爭國權」和「還我青島」等標語走到北京天安門,之後示威蔓延全國,多個城市,包括英殖治下的香港,出現罷工、罷課、罷市風潮,提倡用國貨抵制日貨。
「五四運動」令年輕人醒覺,國家命運和自己命運是與息息相關。全國三罷獲得普遍而廣泛,熱度並高度的支持,反映民心背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激揚的救國激情,是國人對近代被外國列強勢力侵吞帶來屈辱的吶喊,與及因北洋軍閥政府腐敗黑暗的反抗。
五四運動的出現,最終,巴黎和會上北洋政府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在香港 學生示威被罰款
102年前,當「五四運動」的激情傳到香港,英國殖民政府知道若容許香港人反日,怕骨牌效應,最終必然反英反列強,反到自己頭上來。加上當時英國和日本簽訂《英日同盟》,英國政府有責任保護日本人在殖民統治地區的安全。
其實,香港歷史上也有發生抵制行動,只是較為零星,真的走上街頭的是1919年6月3日有9個陶英中學學生,手持寫上「國貨」兩字的油紙傘遊街而被捕,是香港歷史首宗與五四運動相關的街頭示威運動。警察立即拉人,跟着上庭,港英政府怕重罰惹來華人社會反彈;輕判又怕助長學生氣焰,於是中間落墨,罰款了事;但罰款10港元,當時已是一個大數目。
有歷史學家指為何香港示威活動沒大學生參與,是因為當時只有香港大學一間大學,學生少又都是上流社會精英階層,對社會運動漠不關心。
其後,皇仁、英皇和英華幾間中學學生響應,港英政府十分緊張,先應日本領事要求,查禁內容有抵制日本或提倡用國貨的學校課本;又通知報刊作報道時,不准「煽動」抗日情緒;又重訂私立中文課程,重視宣揚英皇法政與尊孔讀經。其後金文泰担任港督,更提倡中文教學,開辦第一間官立中文中學(即金文泰中學), 又支持港大增設中文系,由晚清進士等人教授歷史和經典。
港英政府竟然宣揚尊孔讀經,相信是對應「五四運動」也是香港歷史上一場「新文化運動」。
當時一批受過西方教育的學者倡學習西方的民主與科學,即所謂「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與「賽先生」Science(科學),他們批判傳統儒家學說,支持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地位。港英政府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正是對「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