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5-25
政府日前宣布9大旅遊熱點項目,包括發展以山為主題的「四山」(太平山、鳳凰山、西貢海和大帽山)綠色旅遊。這些景點不但具有獨特自然景觀,路線容易且短途,而且交通便利,其中太平山及鳳凰山更能乘坐纜車前往,豐富郊遊體驗。
旅遊香港,纜車觀光是不錯選擇:你可以乘百年港島纜車登太平山,極目東方之珠的璀璨繁華;或隨大嶼山昂坪360拜訪天壇大佛,環抱自然,洗滌身心;亦可登上海洋公園纜車,暢玩遊樂園,親親大熊貓。每條路線都有驚喜,帶你體驗不一樣的香港。趁着這個機會跟讀者盤點香港纜車,一邊發掘香港郊遊路線,一邊回顧香港歷史。
港島山頂纜車|由殖民到回歸 10分鐘車程回望香港發展
說到香港最知名的纜車系統,非港島區的山頂纜車莫屬。服務香港超過130年的山頂纜車,幾年前(2022年)換上新裝,全新的全景車窗,令全長1.4公里的登山景觀更見開揚。
來往太平山頂的百年纜車系統,早在1888年投入服務,是當時全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系統,早期主要服務山頂的達官貴胄。在英殖管治時代,太平山一帶是帶有種族歧視的高尚住宅區,禁止華人居住,有關限制一直至1947年才取消。
從太平山頂放目維多利亞港,兩岸摩天地標盡入眼簾。山頂纜車緩緩上升,跨越一個個街區,充滿殖民色彩的名字,一個個往後退去。由山下到山上,車程不到10分鐘,卻是香港由殖民統治步向回歸的最佳見證。
延伸閱讀:從山頂纜車和太平山發展 看香港歷史

消失的太古纜車|全球首個載客吊車 清朝畫家讚巧奪天工
百多年前的香港曾經同時存在兩個纜車系統:其一是上述介紹的太平山山頂纜車,其次就是經已消失的「太古吊車」,又名「柏架山纜車」。
香港島被割讓後,港島東成了英資洋行太古的根據地。太古購入地皮後大興土木,在如今鰂魚涌一帶興建糖廠,開闢船塢,並在這些工業設施附近,興建宿舍、俱樂部及療養院等設施供員工使用。
其中柏架山上亦建有外籍高級員工的別墅和休養所。為了方便員工上落,太古耗資5,000英鎊,於1892年建成全長2.3公里的太古吊車系統,連接英皇道至栢架山大風坳,據悉是當時全球第一個專為運載乘客而建的吊車系統,設計劃時代。不過由於休養所使用率低,加上吊車的維修費用昂貴,最終兩者均於1932年被清拆,消失於歷史中。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廠街 銅鑼灣糖街 兩大洋行之爭?北角差點有糖廠?


海洋公園登山纜車|70年代載客量冠全球 曾遭龍捲風侵襲
除了「全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山頂纜車,「全球首座載客吊車」太古吊車,香港還有一組載客量冠全球的纜車系統──它就是海洋公園的登山纜車。
海洋公園登山纜車在1977年啟用,由意大利製造,全長1.5公里,每小時可接載5,000人上落,是當時全世界載客量最大的吊索纜車系統。即使7、80年代曾受水龍捲和龍捲風侵襲,最終亦有驚無險。
自從2009年海洋列車開通,纜車不再是接駁海洋公園山上和山下園區的唯一交通,但其獨特的乘搭體驗,登山纜車地位依舊無法取代。
延伸閱讀:香港海洋公園轉型 回顧40餘年發展史

昂坪360|「世界十佳纜車」 拜大佛遨遊心經簡林
近年訪港旅客的消費方式轉變,購物之餘,愈來愈多人選擇親近大自然。大嶼山的天壇大佛、寶蓮寺及心經簡林,是其中一條深受歡迎的路線,可經由昂坪360纜車到達。
2006年啟用的昂坪360纜車,總長度為5.7公里,落成時是亞洲最長雙纜索纜車系統,連接東涌市中心及昂坪。在25分鐘車程內可遠眺南中國海,俯瞰翠綠的北大嶼山郊野公園,把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天壇大佛及昂坪高原等山光水色盡收眼底。
雖然纜車開通初期有過不少風波,但隨着管理及保養水平不斷提升,如今已是CNN及Tripadvisor等國際媒體選大力推薦的「世界十大最佳纜車體驗」。
延伸閱讀:世界十大最佳纜車 昂坪360的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