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5-28
「歷經近半個世紀輝煌歷程,海運戲院一直係尖沙咀地標戲院,陪伴一代又一代影迷,見證不同電影年代嘅時光流轉。」嘉禾院線上星期在社交媒體公布,開業56年的海運戲院,於2025年6月1日最後營業,也象徵一代港人集體回憶的終結。
海運戲院上映外語片 90年《風月俏佳人》《人鬼情未了》大受歡迎
1950、6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蓬勃發展,看電影成為大眾娛樂的主要節目,也因此戲院愈開愈多。1969年,全港有103開戲院,而海運戲院正是在這個年份開業,迎接本地電影業的高峰期。
海運戲院開業時,設有巨型銀幕,座位分為前座、後座及超等,設有1,772個座位,展現大戲院氣派。戲院一直都是放映外語片,經常被等候入場觀賞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仍記得1990年的《風月俏佳人》和《人鬼情未了》,相繼在海運戲院上映,排隊購票的人龍就由戲院大堂沿着樓梯,延伸至廣東道上,相當誇張。
延伸閱讀:消失的戲院|最豪華戲院碧麗宮 前身是夜總會?上映《時光倒流七十年》逾200日破紀錄
海運戲院曾是首映禮熱點 李小龍親臨《唐山大兄》首映
海運戲院曾是不少電影公司舉行電影首映禮的場地,不少資深戲迷或會記得,1971年李小龍首部電影《唐山大兄》正式上映,就是在海運戲院舉行首映禮,在戲院留下巨星的足印。
《唐山大兄》創下香港有史以來的電影票房紀錄,更令李小龍一片成名,奠定影壇功夫巨星的地位。
除了首映禮,海運戲院也是電影公司放映午夜場預測觀眾反應的試點,其後,不少戲院都相繼加開午夜場,成為港人深夜的消遣娛樂之一。
延伸閱讀:消失的戲院|最大戲院麗宮曾是「二輪王」 戲票半價最受學生歡迎
海運戲院1994年改建迷你戲院 2025年6月無奈結業退場
1990年代,港人的娛樂活動趨向多元化,海運戲院這類傳統大戲院敵不過時代巨輪,1994年改建為迷你戲院,減至576個座位,英文名稱由Ocean Theatre易名為Grand Ocean Cinema,並由嘉禾院線接手經營。
2013年,海運戲院再進行大型翻新工程,改為19.5米闊巨型銀幕及杜比全景聲音響系統,又換上特寬藍色毛絨座椅,並加闊座位行距,營造戲院的新形象。同時,加設了D-BOX動感座椅,增強觀影感受。戲院翻新後,座位數目再減至456個(414個標準座位和42個D-BOX動感座位)。
可惜,海運戲院作為尖沙咀以至九龍區的重要娛樂和文化地標,最終仍因租約期滿,無奈結業,退出電影娛樂文化的舞台。
在倒數的日子,你有跟這位老朋友來個最後的告別嗎?海運戲院趁機推出優惠及經典電影盲盒場,與戲迷一起重溫佳作作為圓滿告別,以及回顧海運戲院難忘的光影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