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借庫 源於中國文化孝子故事

撰文︰華思齊

  今日是農曆年廿六(3月9日),是中國文化傳統觀音借庫的日子。由昨晚(3月8日)11時起,港九多間觀音廟已經有大批善信排隊,準備向觀音借庫。

  觀音借庫,顧名思義,就是向觀音「借錢」,善信參拜上香後,可在預設箱中抽出字條,上面寫着觀音借出銀碼,由1,000萬至10億不等,祈求新一年財運亨通。

  這項中國文化民間習俗,在香港已經有過百年歷史,相傳活動起源於上環太平山街的觀音堂,此廟早於開埠前已經存在,1895年落戶太平山街。昔日創辦觀音堂的鄧氏家族有見社會貧困,很多孩子無書讀,於是根據中國文化故事「孝子修建洛陽橋」,以觀音借庫之名籌集香油錢,資助貧童讀書,後來演變成今天的觀音借庫活動。

上環太平山觀音堂被視為香港觀音開庫活動的起源,不過有別其他廟宇,觀音堂沒向善信提供有銀碼的「借據」,而是給予「丁財兩旺」、「一本萬利」等祝福。(網上圖片)
上環太平山觀音堂被視為香港觀音開庫活動的起源,不過有別其他廟宇,觀音堂沒向善信提供有銀碼的「借據」,而是給予「丁財兩旺」、「一本萬利」等祝福。(網上圖片)

得財運回饋社會 傳承中國文化

  傳說古時一名孕婦乘船遇上風浪,她向觀音祈禱,假若大步檻過,他日腹中孩子必定築建橋樑,造福人群。後來孕婦脫險,兒子長大亦很本事高中狀元,這位中國文化中的孝子,一直想完成母親心願,可是為官清廉的他苦無金錢,這份孝心感動天上觀音,化身美女下凡,以徵婚之名登上孝子的船,表示誰用銀兩擲中她,便可娶她為妻。很多男人解囊投擲,欲抱美人歸,可是無論怎樣,都無法擲得中。這些銀兩,後來成為孝子興建洛陽橋的資金。

  如今上環觀音堂依然可見借庫對聯:「重見洛陽橋下水,大開香海庫中金」,意思是提醒善信用借庫得來的錢回饋社會。

觀音借庫活動一般由正月農曆年廿五晚展開。一般建議向觀音借庫前後一天,應茹素忌殺生,祭品以齋菜、水果為主,不可帶酒肉。基於空間有限,一些廟宇只讓善信帶三支香入廟參拜。(圖片來源:Getty)
觀音借庫活動一般由正月農曆年廿五晚展開。一般建議向觀音借庫前後一天,應茹素忌殺生,祭品以齋菜、水果為主,不可帶酒肉。基於空間有限,一些廟宇只讓善信帶三支香入廟參拜。(圖片來源:Getty)

中國文化傳統習俗 在網上延續

  不過,坊間亦有另一說法,指活動起源於觀音修道時,500名護法羅漢化身和尚下凡化緣討飯,觀音大開倉庫,提供齋菜予和尚享用,那天正好是農曆正月廿六,後來民間把這天當成觀音借庫的日子。

  如今香港不少供奉觀音的寺廟,都有辦觀音借庫活動,尤以紅磡觀音廟及大坑蓮花宮較興旺,據說與觀音借出的銀碼較大有關。有借庫,當然亦要還庫。借了庫的人必須在年底或新一年之前到廟宇「還錢」,亦即是還神,才可於新一年向觀音再借。

  今年因應疫情,有寺廟推出「網上借庫」服務,於社交媒體直播觀音開庫,善信亦可透過短訊或電話預約「代客借庫」服務,廟宇會替其預留借庫物品,安排善信日後領取。

  傳俗習俗都要與時並進!

觀音借庫活動不止香港有,在廣東順德容桂白蓮公園的觀音開庫活動,是順德以至珠三角地區的熱門參拜地點。圖片攝於2015年,該年共吸引逾10萬人次前赴祈福。(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觀音借庫活動不止香港有,在廣東順德容桂白蓮公園的觀音開庫活動,是順德以至珠三角地區的熱門參拜地點。圖片攝於2015年,該年共吸引逾10萬人次前赴祈福。(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延伸閱讀:華人廟宇委員會 觀音借庫特別安排

延伸閱讀:觀音借庫後吃生菜宴 粵港澳大灣區傳承300年歷史

在廣東順德容桂白蓮公園,市民手持風車在觀音像前投擲硬幣並輕聲許願借庫。圖片攝於2015年。(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在廣東順德容桂白蓮公園,市民手持風車在觀音像前投擲硬幣並輕聲許願借庫。圖片攝於2015年。(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農曆八月,又是華人最具節日氣氛的中秋節。提起這個節日,我們除了會想起食月餅、玩燈籠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輩之間流行一些中秋傳統節日的習俗或禁忌?其中一項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就是為何一個講究團圓的節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參與的活動?先說「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

  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

囡囡

音︰naam4 naam4

       音︰naam4 naam4。意思是指小女孩,但粵音讀「南南」,而非「女女」。

     「轉眼間,你囡囡已經長大了不少﹗」指小女孩已經長大成人,婷婷玉立。

       囡字從女及口,本義為小女孩。囡字屬於方言字,蘇滬方言稱小女孩作囡,一般指6-9歲的小姑娘,類似我們常說的寶貝。粵語稱呼小女孩也有「囡囡」之說。粵語「囡」應與「南」、「男」等字同音。

      清.王應奎《柳南隨...

2:34

細看百年校服演變 認識香港文化變遷

1977年足球史上最震撼一戰 香港隊踢入世界杯?

告別了UA戲院!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2:17

大欖涌水塘 肩負香港歷史水務重任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1960年代太古針對不同受眾在報章刊登了各式各樣的廣告,構圖精美,訊息簡潔,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廠街 銅鑼灣糖街 兩大洋行之爭?北角差點有糖廠?

香港舊地名|老虎岩、雞寮在哪兒?「淺灣」「賊灣」原來都是荃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