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倡設漢服日 一套服飾蘊藏幾多文化遺產?

編輯︰聞華

  有無想過穿古裝出街?年輕的中國漢服愛好者們現在經常這樣做,香港就有年輕人成立「漢服香港」組織,希望將漢服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作為漢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漢服承載着漢民族傳承2,000多年的工藝和美學,雖然本身沒有被列入非遺,但其布料、刺繡、飾品卻涵蓋了幾十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對日本、南韓、越南等國傳統服飾產生影響。2021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倡議將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定為「中國漢服日」,以保留、傳承準確的漢文化,獲得不少年輕人支持。

布料刺繡飾品 都是文化遺產

 

  漢服並不能簡單等同於古裝,對款式(形制)、材質、穿搭方式等有一定要求,承載了漢民族傳承2,000多年的工藝、美學和禮儀文化,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漢服
漢服文化愛好者展示唐制、宋制、明制漢服,頭飾是花絲鑲嵌工藝,衣服和團扇則應用了緙絲、雲錦、蘇繡等工藝。(圖片來源:静尘轩主-剪灯笑语@微博)

  漢服按朝代不同,有唐制、宋制、明制等區別,蘊藏了幾十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布料可能涉及蠶絲織造、傳統棉紡織、緙絲織造、香雲紗染整技藝、蜀錦、雲錦等非遺工藝;刺繡可能來自蘇繡、湘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美的頭飾則可能應用了花絲鑲嵌、北京絹花、南京絨花等非遺工藝,香包、扇子、梳篦等小物件亦可能隱藏着非遺傳承。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漢服
內地古裝劇中的不同朝代服飾,引發漢服愛好者關注。(網上圖片)

      近年來,中國興起「漢服熱」,年輕人正成為傳承漢服文化的主力。企業查詢平台「企查查」數據顯示 ,2019年,內地新增了900家漢服相關企業,出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21年3月,中國共有超過2,100家漢服相關企業。大量的漢服相關企業出現,反映市場有需求,從而引來更多人,尤其年輕人的關注。

      2021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湘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成新湘表示,目前漢服文化推廣沒有官方「背書」,宣傳力度有限,仍缺乏社會普遍認同及支持,建議將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定為中國漢服日,以完整保留、傳承準確的漢文化。如何在融入時代的同時保有漢服的傳統,在商業化、銷售和文化傳承的角度上,成為議論熱點。

王星記扇

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從非遺到國家名片 「自貢燈會」驚艷美德日韓

驚艷康城影展的中國文化遺產 曾是皇家專屬技術

1:35

打機了解文化遺產?《江南百景圖》裏的「杭州三絕」

1:38

神獸出沒注意!光繪攝影重塑中國文化記憶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