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七巧板 竹蜻蜓 古代兒童玩具知多少?

編輯︰流螢

  從古至今,無論在哪個年代的童年回憶裏,玩具總是兒童的最好「朋友」。6月1日,正值國際兒童節,讓我們一同穿越回到古代,看看古時候的小孩子都有哪些特色趣味的玩具吧!

古代聲響類玩具:陶響球 撥浪鼓

  會發出聲音的玩具,可謂是中國最古老的兒童玩具之一,目前已知最早發現的聲響類玩具,是擁有5,000多年歷史的陶響球。

古代兒童玩具-陶響球
陶響球是中國最古老的兒童玩具之一,也是聲響玩具的「鼻祖」,對後世發展的聲響玩具影響深遠。(網上圖片)

  陶響球的外形,猶如一顆雕花的鉛球,内部中空,裏面裝有石粒或彈珠,搖動時會沙沙作響,直至漢魏時期,都是小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自戰國時期起,就出現了一款至今仍可以看到的聲響類玩具——撥浪鼓。

古代兒童玩具-撥浪鼓
撥浪鼓造型精美,除了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之外,也是古代樂器之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長柄小鼓上,繫有兩條掛着鼓錘的繩子,手持木柄晃蕩撥浪鼓,就能夠不斷發出響亮的鼓聲。如今在甘肅、雲南、四川等地仍十分流行,除了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之外,也是一款古代樂器。

  延伸閲讀:我們的故宮|從西方來的小玩意 皇帝的玩具有哪些?

古代益智類玩具:七巧板 九連環

  除了會發出聲響的玩具之外,益智類的玩具在古代同樣深受歡迎,最著名的有七巧板和九連環。

  説起七巧板,相信大家都一定不會陌生,小時候上數學課時經常看到它的身影。

  原來在清朝,七巧板又名《七巧圖》,是清宮的傳統玩具,後來更演變成玩法更豐富的《益智圖》,既好玩又能夠鍛煉腦筋。

古代兒童玩具-七巧板
圖為北京故宮文物《七巧圖》,玩法與現代的七巧板大同小異。(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想挑戰高難度的話,有九連環。九連環源自山西省,它以九個圓環相連成串,將所有圓環全部解開為之成功。

  九連環造型看似簡單,但内裏卻蘊含巧妙的科學原理設計,在《紅樓夢》中,曾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北宋文學家周邦彥也留下了九連環的名句「縱妙手、能解連環」。

  延伸閲讀:中國傳統節令玩具 兔兒爺是什麽?

古代動力類玩具:陀螺 竹蜻蜓 

  在中國古代,原來還有一些會動的兒童玩具,到現在仍流傳着,是許多小孩子的心頭好,大家知道有哪些嗎?

  首先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陀螺,又稱陀羅,北方的叫法是「打老牛」。陀螺是中國民間最早的娛樂工具之一,至少已有4,000多年歷史。

古代兒童玩具-陀螺
古代的陀螺多以圓錐形為主,以木頭製作而成。從古至今,陀螺一直都是兒童最喜愛的玩具之一。(網上圖片)

  古代陀螺的形狀多是圓錐形,上半部分為圓形,下半部分呈尖形,主要以木頭和鐵製成。玩法是先將繩子纏繞陀螺,然後用力抽繩,讓其直立旋轉,簡單又有趣。

  同樣為人熟悉的古代兒童玩具,還有竹蜻蜓。

古代兒童玩具-布老虎
中國古代兒童玩具種類琳琅滿目,宋代時更出現了節令玩具,圖中的「布老虎」,是端午節的玩偶。(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竹蜻蜓由竹柄和「翅膀」兩個部分組成,玩的時候將其握在手心,雙手一搓,然後鬆手,竹蜻蜓就會飛上空中。

  這種簡單又精巧的兒童玩具,曾讓西方傳教士驚歎不已,將其稱為「中國螺旋」,由德國人發明的直升機螺旋槳,也是根據竹蜻蜓的原理而成。

  眾多古代兒童玩具之中,大家最喜歡哪一款?

  延伸閲讀:中國文化通識|甪端是什麽?

相關標籤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務得事實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態度認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們會讚美這人做事「實事求是」,是一位能幹可靠的人。

  在古聖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語句來形容,就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漢書 · 景十三王傳》,由顏師古作注而得出這優美的釋文。這句話意思就是務必尋求事實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這句話語原本出自《漢書 · 景十三王傳 · 河間獻王劉德》,劉德是西漢景帝第三子,被封為河間王。劉德修學好...

不貴於無過 而貴於能改過

  要成功,就要經得起挫折。古代很重視個人的修養,特別看重「錯而能改」。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有一句名句「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就是說一個人從來沒有犯錯固然值得欣賞,但更可貴的就是一旦犯了錯而能改過自新。

  在古聖言書中,不乏錯而能改的教導。除了王守仁外,有司馬光《資治通鑑 · 漢紀》中的「固不以無過為賢,而以改過為美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可以...

床下底歇後語

趣談中國文化|「床下底」有多少歇後語?

中國文化通識|古代屋頂分等級?

中國文化通識|甚麼是六書?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中國文化通識|古代四大名琴分別是?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