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難道桃子有毒?「二桃殺三士」是甚麼一回事?

編輯︰紀小廷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二桃殺三士」用作比喻借刀殺人,這個成語怎麼來的呢?難道歷史上曾有古人用桃子殺人? 

  據說,成語「二桃殺三士」是記載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的歷史故事。相傳春秋時代齊景公手下三名戰功彪炳的猛將公孫接、田開疆和古冶子,恃着自己護國有功,傲慢無禮。齊國的相國晏嬰便向景公獻出除後患的良計,讓景公請來三位勇士,並將兩顆珍貴的桃子賞賜他們。 

  由於三人無法平分桃子,晏嬰提出論功行賞,功勞大的人便能得一桃。公孫接與田開疆認為自己功勞最大,先後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各拿一桃。 

  這時,古冶子卻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公孫、田二人。二人聽完古冶子的功勞後自愧不如,羞愧得讓出桃子並相繼自盡。 

  古冶子亦因自己羞辱別人、自吹自捧和讓別人為己犧牲而羞恥,將桃子還給景公後也自殺身亡,最後景公成功靠桃子除去後患。 

  成語「二桃殺三士」在中國文化中流傳至令,除了比喻運用計謀殺人,也可用來形容爽直的人未把事情弄清楚,被他人利用。 

相關標籤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倒瀉籮蟹  

   面對混亂無法控制的場面,人們往往會呈現出手忙腳亂的情形,在粵語中會用上「倒瀉籮蟹」來形容,但到底手忙腳亂為何會與「倒瀉籮蟹」相互連繫呢?

  「籮」即是籮筐,是一種用竹子編成的農具,至於「倒瀉」則是指從上向下傾瀉,兩者結合的意思就是盛載滿滿一籮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

  想像一下這個情景:滿滿一籮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螃蟹四下逃散;要把逃脫的螃蟹權抓回籮筐,不但手忙腳亂地要伸手去抓,又要防備手上的螃蟹用蟹螯攻擊自己,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

務得事實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態度認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們會讚美這人做事「實事求是」,是一位能幹可靠的人。

  在古聖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語句來形容,就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漢書 · 景十三王傳》,由顏師古作注而得出這優美的釋文。這句話意思就是務必尋求事實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這句話語原本出自《漢書 · 景十三王傳 · 河間獻王劉德》,劉德是西漢景帝第三子,被封為河間王。劉德修學好...

趣談中國文化|古代服務員為何叫「店小二」?

趣談成語「感戴二天」 中國文化中有兩個天?

趣談中國文化|「不二法門」原是佛語?

趣談中國文化|「一葉障目」竟為偷盜?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