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2/04/2022
中國文化中,成語「一葉障目」比喻被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從字義上看來是指某人拿葉子來遮擋眼睛,歷史上真的有古人用葉子遮擋眼睛嗎?意慾何為?
原來成語「一葉障目」是中國古代笑話集《笑林》的故事。相傳有個不安分讀書的窮書生,總想用些旁門左道的方法發達。有天他在《淮南子》書上看到螳螂以樹葉來隱身以便捕蟬,便以為用該葉子遮着眼睛去偷東西便可神不知鬼不覺。
書生在樹林找到螳螂作隱身的樹葉,卻不小心與其他落葉混在一起,只好全帶回家逐一試驗並詢問妻子自己是否成功隱身,氣得妻子不耐煩地騙他說隱身成功。
於是書生滿心歡喜跑到市集,舉着樹葉在眾目睽睽之下偷竊商店的商品,結果書生當場被抓並押到衙門審治。書生向縣官和盤托出事情始末後,令縣官哭笑不得,最後縣官訓斥這個書呆子一頓後,便放走了他。
後來這個笑話流傳至今,成語「一葉障目」在中國文化中則用作比喻目光被眼前細小事物所遮蔽,無法認清全面或根本的問題或看不到遠處更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