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成語「感戴二天」 中國文化中有兩個天?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成語「感戴二天」一般用作感謝從危險、艱難、疾病中挽救自己的人,「感戴」有着感恩尊奉的意思,那麼「二天」又是指甚麼呢? 

  據說漢朝時,冀州的刺史蘇章是一名代表朝廷監察地方官吏的長官,權力頗大。有一次,蘇章到清河郡視察時,發現在該地任職太守的老朋友貪贓枉法的證據,但這位太守仗恃着與蘇章昔日的交情,以為盛宴招待蘇章,便可以籠絡他,認為天下的事都可隨之釋於酒杯中。 

  太守還對蘇章恭維地表示,人人只有一個天,而他卻有兩個天。意即他認為自己貪贓枉法,雖理應處死,但只要蘇章願意包庇,則猶如另一個青天給他重生的機會,傲視一切。 

  沒料到公私分明的蘇章表示,今天以酒會友是為着私人的友誼;但明天處理你的案子則是公事,會遵照國家的法令辦理。結果太守終被治罪正法,冀州官吏的風紀也被整肅起來。 

  後來,「感戴二天」這成語便在中國文化中流傳下來,後人則用作描寫感恩、尊敬拯救自己的人,與「恩同再造」有相同的意思。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吳牛喘月

  「吳牛喘月」這個成語,與天氣炎熱有關?具體是甚麼意思呢?

  「吳牛喘月」典故最早出現於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佚文》,「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此句意思是吳地(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牛生性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因懼怕酷暑而嚇得氣喘不已。

  此外,南朝《世說新語》中也有相關的故事,一位名為滿奮的大臣,從小生活在南方,特別怕冷,在洛陽冬...

趣談中國文化|「二百五」源自一宗刺殺案?

趣談中國文化|古代服務員為何叫「店小二」?

趣談中國文化|難道桃子有毒?「二桃殺三士」是甚麼一回事?

趣談中國文化|「不二法門」原是佛語?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