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一竅不通」原是「七竅不通」?

編輯︰紀小廷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成語「一竅不通」常用作形容人搞不清情況、愚昧無知。這裏「竅」指的是洞,古人稱眼、耳、鼻、口七孔為七竅,所以「一竅不通」原是指人七竅不通。

  相傳這成語出自商朝末年,與比干的七竅玲瓏心有關。當時紂王沉溺酒色,只顧與奸妃妲己吃喝玩樂,不理朝政,殺害許多忠臣。眼見國勢危在旦夕,賢臣比干,即紂王的叔父,勸諫紂王力圖振作,遠離酒色。紂王不聽,反而為假借「賢人之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

  據《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載,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歎地說:「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意指若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糊塗地把比干殺害。

  「一竅不通」便從孔子這段話演變而成,用作諷刺他人愚蠢糊塗,或對某事一無所知。至今,人們在中國文化中通常用這個成語形容人完全不懂某種技藝,或指人不通情理,非常頑固。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趣談中國文化|「一了百了」原是讚人聰慧?

趣談中國文化|鍛煉在古代是一種刑罰?

趣談中國文化|「一板一眼」源自傳統戲曲?

趣談中國文化|一字之師:懂一字可成「師」?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