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3-01
俄烏戰事到3月1日進入第6天,這場戰爭在世界範圍內製造出新的分裂和對立,也使得無論戰場的形勢,還是歐洲乃至世界局勢都進入更加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階段。但我們必須看到,在當前形勢下,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大門並沒有完全關上。
美國輿論風向改變 試圖嫁禍中國釀俄烏沖突
據報道,參加俄烏談判的烏克蘭代表團28日已抵達白俄羅斯境內,雙方會談在當天下午開始。雖然當事雙方和外界對談判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抱的希望都不大,但回到談判桌上總是一個好的開始,世界真正愛好和平的國家和力量應該呵護好這個看似尚微弱的轉機,多做勸和促談的工作,不幹火上澆油的壞事。
圍繞俄烏戰事的各種資訊快速翻新,遠比之前更加紛亂,真假難辨。在這一過程中,美國的輿論戰攻勢愈演愈烈。我們注意到,其中一些聲音在試圖營造一種極具誤導性和極端錯誤的「中國特殊責任論」。它們甚至捏造不實資訊,利用俄烏危機抹黑詆毀中國形象。必須要說,美國作為俄烏危機中的重要當事方,其輿論節奏完全繞著美國利益跳動,目的是想把由美西方挖的坑推給並非當事方的中國來填。這種做法既不體面,也不公道。
延伸閱讀:自私和虛偽是華盛頓的底色
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大國,不僅從未鼓動對立和對抗,還積極支持和鼓勵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外交努力,歡迎俄羅斯同烏克蘭盡快舉行直接對話談判。同時,中方支持歐方與俄羅斯就歐洲安全問題進行平等對話,秉持安全不可分割理念,最終形成平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中國積極推動俄烏談判 美國轉嫁危機只為掩蓋無能
促使緊張局勢快速降溫,中國願意為尋求和平、實現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但絕不會隨着華盛頓的指揮棒起舞。縱觀烏克蘭危機的發展過程,美國製造危機、轉嫁危機、從危機中漁利的操作十分明顯,即便到現在,它也沒有停止繼續在烏克蘭危機上拱火的危險行為,還要利用輿論機器在國際上大搞「誅心」之論,其真實目的就是想用美國的一己私利綁架國際社會。
延伸閱讀:俄烏衝突持續 中方籲持續克制 摒棄冷戰思維 加強外交途徑解決
華盛頓是烏克蘭危機的「特殊責任方」,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手裏就攥着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那把鑰匙。就像美國前國會議員加巴德接受採訪時所說的那樣,美國總統拜登只要保證不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就可以阻止俄烏爆發戰爭。她說的是大實話,但很遺憾,美國主流媒體不僅選擇性地忽視了這樣的大實話,還在刻意利用和消費烏克蘭人民的苦難。
戰爭不是兒戲。華盛頓渾水摸魚的輿論戰應該停止了,它除了鼓動新的對立對抗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烏克蘭問題的演變,有着極為複雜的歷史經緯和現實因素,那些試圖將這一歷史敘事簡單化的做法往往都包藏私心甚至禍心。要看到,俄烏雙方都有一定的談判意向,政治外交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同時,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興大國沒有跟隨美國「譴責」,而是發出了理性務實的聲音,這些聲音代表了國際社會相當一部分國家的看法,卻受到美西方媒體的冷落。對俄烏戰事的定性論斷不應由美西方包攬,應當交由國際社會公論。
延伸閱讀:雷鼎鳴看國際關係——美俄衝突對中國的啟示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是冷戰產物,從本質上講,俄烏危機就是冷戰的棺材板在歐洲重新劃出的一道傷口。現在歐洲正站在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而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代表已經坐到了談判桌前,各方都應該多一些耐心,盡力為推動俄烏達成和解創造條件,而不應把談判變成爭奪私利的另外一個戰場。華盛頓尤其要負起「特殊責任」,而不是繼續充當亂源。
(轉載自28/02/2022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