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原上的石築「古城」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的吉光片羽

編輯︰昭仁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位於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城北側,是新疆境內古道上一個著名的古城遺址,曾經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中蒲犁國的王城,亦曾是「朅盤陀國」的都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石頭城建於山丘之上,形勢極為險峻,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構成了獨特的石頭城風光!在「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旁有一個金草灘,是觀賞和拍攝石頭城的最佳地點,當地更特意修建了木棧道方便遊人觀光!

 

歷經千年風霜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盛極一時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地處新疆帕米爾高原東部,塔什庫爾幹縣城以北的山丘之上,是新疆境內古道上著名的古城遺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位處海拔約3,100米,是中國三大著名石頭城之一,其餘兩座分別是遼寧石城和南京石城。「塔什庫爾幹」的維吾爾語意為「石頭城堡」,此地原名蒲犁,又名「朅盤陀」,已具有約兩千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整座「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由城牆、城門、寺院遺址、居住遺址等組成,在一片頹垣敗壁之中仍可見漢、清時期的歷史痕迹。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從石頭城下的金草灘望去,佇立在山丘之上的石頭城盡收眼簾,古城依山而建,城牆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下,雖不完整但極其宏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記載和考古調查,「塔什庫爾幹石頭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公元初期塔吉克人的先祖建立的「朅盤陀國」的都城。漢代時,這裏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此處設有「蔥嶺守捉」。

  直到元朝初期,這裏大興土木擴建城郭,舊的石頭城自此換了新顏,稱作「色勒庫爾」。及後至光緒28年,清朝在此地建起「薄犁廳」,並對舊城堡進行了維修和增補,成為了盛極一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樞紐。

  至今,「塔什庫爾幹石頭城」已歷經千餘年風霜,雖只剩下歷史遺留的殘垣斷壁,但人們仍能從中領略其粗獷豪放之美。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石頭城」建於高丘之上,形勢險峻。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隔牆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構成了獨特的石頭城風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是中國最西端高原地帶保存較好的一處古遺址,建築藝術風格獨特,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存,對研究晉至清時期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建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石頭城」於2001年6月25日被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的結構大致可分為內、外兩部分,內城保存較完整,主要由王宮、官府、軍政官員宅第和佛廟組成,現今仍能依稀感受到古代城堡的威嚴氣息。內城從石丘腳下砌起,與頂齊高,下大上小,形成了壯觀的城樓,城牆用泥和石塊砌成,時至今日大部分城牆、城垛、女牆、角樓、碟孔和東北角大門尚且保存完整,除內城牆兼作屋壁可見神龕、壁櫥及煙囪槽道外,石頭城中的建築物已經全部坍塌,地面上遍佈石塊,僅存少量巨石和土牆。方圓1,400米的外城部分則已遭到破壞,但仍可見一些露出地面的城牆、砲台和居民住宅的遺址輪廓,不禁讓人嘆服古時塔吉克先民的鬼斧神工,竟能在此般艱難、無土可取的情況下,修建起如此宏偉壯觀的石頭城堡,見證着絲綢古道的繁榮昌盛。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03
走進「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不禁讓人心生震撼。周長1,300多米的城垣、城基用石塊砌成,城內保存以泥石築成的砲台、哨所等四十餘處遺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傳奇的「塔什庫爾幹石頭城」 馬可孛羅、玄奘「到此一遊」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新疆語中「塔什庫爾幹」有石頭城堡之意。古時這裏被稱為「蒲梨」,又名「羯盤陀」。經考證,石頭城正是古時「朅盤陀國」的都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隔牆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構成了獨一無二的石城風光。而在其東側,寬闊的塔什庫爾幹河谷形成了一片濕地,成為了新疆帕米爾高原阿拉爾國家濕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即是「金草灘」。

  此處為國家一類保護濕地,總面積達10萬畝,由濕地、草甸、河流、沼澤、雪山、高原景觀組成,對保育塔什庫爾幹生態系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在「金草灘」亦是觀賞和拍攝石頭城的最佳地點,置身於此可以盡覽整座「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的全貌。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齊東方指,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在此設立了「蒲犁廳」,並對石頭城進行了修繕。現存遺址反映出清代建築格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每年都吸引着眾多中外探險家、歷史學家、考古工作者、作家、詩人等,不辭勞苦登上帕米爾高原,務求要一睹石頭城風采。而在歷史上,古絲綢之路著名旅行家馬可孛羅和唐玄奘等都曾到此,使「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更富傳奇色彩。當年,唐玄奘大師前往天竺求經,飄泊十七年後滿載而歸,他途經崑崙時,就曾在這片帕米爾高原上留下了他不屈堅毅的足迹。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裏曾追憶道:「朅盤陀國,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基大石嶺,背徙多河,周二十餘里。山嶺連屬,川原隘狹。」描述了古時「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作為「朅盤陀國」都城時的宏大。朅盤陀國是西域古王國,又稱渴盤陀國、喝盤陀國、渴飯檀國、漢盤陀國、喝囉盤陀國、大石國,是由塔吉克族祖先建立的王國。相傳其開國者之父乃自日中而來,母為漢土之人,故王族自稱漢日天種。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歷史上古絲綢之路著名旅行家馬可孛羅和唐玄奘等曾到此,使石頭城充滿傳奇色彩。2001年石頭城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童話般的「冰雪世界」 「中國雪鄉」雪景風光醉人

  延伸閱讀:中國旅遊|雲南元陽梯田踏雲宵彩階拍攝迷人景致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亞特蘭蒂斯

匠心打造海洋文化主題酒店 「三亞」再現「亞特蘭蒂斯...

至潮玩樂|穿梭「山城」的「空中巴士」 坐長江索道俯...

黑龍江雙峰林場(中國雪鄉)

冬季旅遊|童話般的「冰雪世界」 「中國雪鄉」雪景風...

型格建築|「中國最美書店」鍾書閣登陸深圳 穿梭城市...

相關標籤
「喀什號」特快列車通車後讓當地旅遊體驗升級

中國鐵路|「軟硬體」同升級 喀什號直達特快旅客列車...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三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旅遊風物

「City As Studio」塗鴉及街頭藝術展覽

周末好去處|中國首個街頭藝術展「City As S...

影視時尚

阿媽有咗第二個-mirror-毛舜筠

MIRROR X 影后毛舜筠 《阿媽有咗第二個》道...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