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原上的石築「古城」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的吉光片羽

編輯︰昭仁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位於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城北側,是新疆境內古道上一個著名的古城遺址,曾經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中蒲犁國的王城,亦曾是「朅盤陀國」的都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石頭城建於山丘之上,形勢極為險峻,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構成了獨特的石頭城風光!在「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旁有一個金草灘,是觀賞和拍攝石頭城的最佳地點,當地更特意修建了木棧道方便遊人觀光!

 

歷經千年風霜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盛極一時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地處新疆帕米爾高原東部,塔什庫爾幹縣城以北的山丘之上,是新疆境內古道上著名的古城遺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位處海拔約3,100米,是中國三大著名石頭城之一,其餘兩座分別是遼寧石城和南京石城。「塔什庫爾幹」的維吾爾語意為「石頭城堡」,此地原名蒲犁,又名「朅盤陀」,已具有約兩千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整座「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由城牆、城門、寺院遺址、居住遺址等組成,在一片頹垣敗壁之中仍可見漢、清時期的歷史痕迹。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從石頭城下的金草灘望去,佇立在山丘之上的石頭城盡收眼簾,古城依山而建,城牆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下,雖不完整但極其宏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記載和考古調查,「塔什庫爾幹石頭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公元初期塔吉克人的先祖建立的「朅盤陀國」的都城。漢代時,這裏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此處設有「蔥嶺守捉」。

  直到元朝初期,這裏大興土木擴建城郭,舊的石頭城自此換了新顏,稱作「色勒庫爾」。及後至光緒28年,清朝在此地建起「薄犁廳」,並對舊城堡進行了維修和增補,成為了盛極一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樞紐。

  至今,「塔什庫爾幹石頭城」已歷經千餘年風霜,雖只剩下歷史遺留的殘垣斷壁,但人們仍能從中領略其粗獷豪放之美。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石頭城」建於高丘之上,形勢險峻。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隔牆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構成了獨特的石頭城風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是中國最西端高原地帶保存較好的一處古遺址,建築藝術風格獨特,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存,對研究晉至清時期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建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石頭城」於2001年6月25日被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的結構大致可分為內、外兩部分,內城保存較完整,主要由王宮、官府、軍政官員宅第和佛廟組成,現今仍能依稀感受到古代城堡的威嚴氣息。內城從石丘腳下砌起,與頂齊高,下大上小,形成了壯觀的城樓,城牆用泥和石塊砌成,時至今日大部分城牆、城垛、女牆、角樓、碟孔和東北角大門尚且保存完整,除內城牆兼作屋壁可見神龕、壁櫥及煙囪槽道外,石頭城中的建築物已經全部坍塌,地面上遍佈石塊,僅存少量巨石和土牆。方圓1,400米的外城部分則已遭到破壞,但仍可見一些露出地面的城牆、砲台和居民住宅的遺址輪廓,不禁讓人嘆服古時塔吉克先民的鬼斧神工,竟能在此般艱難、無土可取的情況下,修建起如此宏偉壯觀的石頭城堡,見證着絲綢古道的繁榮昌盛。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03
走進「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不禁讓人心生震撼。周長1,300多米的城垣、城基用石塊砌成,城內保存以泥石築成的砲台、哨所等四十餘處遺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傳奇的「塔什庫爾幹石頭城」 馬可孛羅、玄奘「到此一遊」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新疆語中「塔什庫爾幹」有石頭城堡之意。古時這裏被稱為「蒲梨」,又名「羯盤陀」。經考證,石頭城正是古時「朅盤陀國」的都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隔牆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構成了獨一無二的石城風光。而在其東側,寬闊的塔什庫爾幹河谷形成了一片濕地,成為了新疆帕米爾高原阿拉爾國家濕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即是「金草灘」。

  此處為國家一類保護濕地,總面積達10萬畝,由濕地、草甸、河流、沼澤、雪山、高原景觀組成,對保育塔什庫爾幹生態系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在「金草灘」亦是觀賞和拍攝石頭城的最佳地點,置身於此可以盡覽整座「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的全貌。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齊東方指,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在此設立了「蒲犁廳」,並對石頭城進行了修繕。現存遺址反映出清代建築格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每年都吸引着眾多中外探險家、歷史學家、考古工作者、作家、詩人等,不辭勞苦登上帕米爾高原,務求要一睹石頭城風采。而在歷史上,古絲綢之路著名旅行家馬可孛羅和唐玄奘等都曾到此,使「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更富傳奇色彩。當年,唐玄奘大師前往天竺求經,飄泊十七年後滿載而歸,他途經崑崙時,就曾在這片帕米爾高原上留下了他不屈堅毅的足迹。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裏曾追憶道:「朅盤陀國,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基大石嶺,背徙多河,周二十餘里。山嶺連屬,川原隘狹。」描述了古時「塔什庫爾幹石頭城」作為「朅盤陀國」都城時的宏大。朅盤陀國是西域古王國,又稱渴盤陀國、喝盤陀國、渴飯檀國、漢盤陀國、喝囉盤陀國、大石國,是由塔吉克族祖先建立的王國。相傳其開國者之父乃自日中而來,母為漢土之人,故王族自稱漢日天種。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石頭城
歷史上古絲綢之路著名旅行家馬可孛羅和唐玄奘等曾到此,使石頭城充滿傳奇色彩。2001年石頭城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童話般的「冰雪世界」 「中國雪鄉」雪景風光醉人

  延伸閱讀:中國旅遊|雲南元陽梯田踏雲宵彩階拍攝迷人景致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亞特蘭蒂斯

匠心打造海洋文化主題酒店 「三亞」再現「亞特蘭蒂斯」傳說

1:57

至潮玩樂|穿梭「山城」的「空中巴士」 坐長江索道俯瞰重慶城市風光

1:35
黑龍江雙峰林場(中國雪鄉)

冬季旅遊|童話般的「冰雪世界」 「中國雪鄉」雪景風光醉人

1:41

型格建築|「中國最美書店」鍾書閣登陸深圳 穿梭城市歷史階梯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深圳南山美食

北上消費|盤點深圳南山必打卡餐廳 這間「排隊王」你試過未?

旅遊風物

河西走廊人文景觀

沿河西走廊看風景|4個必去人文景觀 跨越時空探尋千年印記

影視時尚

《新聞女王》演繹職場宮鬥劇 新聞背後有「真相」?

編輯推薦
2:18

C919客機國產化比例近60% 期待「中國心」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飛機外形都差不多 能一眼認出C919嗎?

國產C919大飛機能「參軍」嗎?

中國航空|C919多次有此禮遇 飛機為甚麼要「過水門」?

蔣丹丹 中國第一位客機女試飛員 C919翱翔藍天有她的功勞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上帝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上帝不救我?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2009年12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馮紀忠逝世

著名建築學家馮紀忠逝世

洗大餅

   中國人素來以刻苦耐勞見稱,過去不少華人到海外謀生,以勞力換取微薄薪酬。在各式的辛酸故事中,我們不難聽到一些人在外國生活要「洗大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洗大餅」,意思就是從事洗碗的工作。以往華人移居外國或留學,原有的職業技能未必能獲當地承認,為了維持生計,只能從事一些勞力工作。     由於外國西餐廳多以圓碟為盛器,因而就以「洗大餅」來形容洗碗工作。除了外型外,也因為洗乾淨碗碟便可賺取酬勞,猶如「洗」出錢來。     洗碗的工作絕不...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