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次破紀錄|北京冬奧|小城七台河:冬奧冠軍之鄉

編輯︰聞華
撰文︰聞竹石

     北京冬奧揭幕在即,黑龍江小城七台河,再度引發關注。這個曾以煤礦產業為主的小城,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轉型成為「中國冬奧冠軍之鄉」。迄今為止,中國獲得的13枚冬奧會金牌中,有6枚來自七台河培養的冠軍,包括唯一的速滑「三冠王」王濛。據統計,來自七台河的運動員,在冰雪運動項目中已獲得176枚世界級金牌,16次打破世界紀錄,有19人入選國家隊,期待他們在北京冬奧會上再創佳績。

北京冬奧|七台河:從煤礦小城到冠軍之鄉

      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入揭幕倒數計時,黑龍江東部的小城,七台河,再度熱鬧起來。這裏被譽為「中國冬奧冠軍之鄉」,截至2018年南韓平昌冬奧會,中國共獲得過13枚冬奧會金牌,其中6枚的得主都來自七台河,包括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中、奪得中國首枚冬奧金牌的楊楊,以及中國短道速滑史上唯一的冬奧會「三冠王」王濛。

當代中國-統計中國-七台河冬奧冠軍之鄉
北京冬奧前夕,七台河作為「冠軍之鄉」受到關注。圖為七台河冬季冰雪樂園。(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統計,七台河籍的運動員累計有326人次進入國家隊和黑龍江省隊,累計獲得世界級金牌176枚、國家級金牌535枚,16次打破世界紀錄。目前國家隊有19人來自七台河,分別參加單板滑雪U型池、短道速滑、速滑、跳台滑雪4個項目,期待他們在北京冬奧會上再創佳績。

      七台河是黑龍江最小的直轄市,人口不足百萬,曾以煤礦產業為主,直至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發展速度滑冰運動。

當代中國-統計中國-七台河冬奧冠軍之鄉
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上,來自七台河的楊揚奪得中國首枚冬奧金牌(左);來自七台河的王濛,於2006年都靈冬奧會、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均有金牌入帳。外界期待七台河運動員在北京冬奧上再創佳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時,七台河沒有自己的室內滑冰館,第一代教練孟慶余只能帶領運動員在冬天的室外進行訓練。

  由於沒有澆冰機器,孟教練將大鐵桶放在扒犁(雪橇)上,桶中裝水,自製了一個澆冰車。為了製造冰場,孟慶余每天凌晨3點起床,在零下40℃的寒夜裏,拉着1噸多重的澆冰車,一圈又一圈地走,凍得全身僵硬還要繼續完成對隊員們的訓練, 因此當地人們都稱呼孟慶余是「瓦匠教練」。

當代中國-統計中國-七台河冬奧冠軍之鄉
北京冬奧前夕,探訪「冠軍之鄉」七台河。圖為七台河第一代教練孟慶餘(已故)與運動員們。(網上圖片)

      終於在20世紀90年代,七台河市走出了第一位世界冠軍:短道速滑女子運動員張傑,她在世錦賽等大賽中斬獲金牌。

      很難想像,作為「冠軍之鄉」的七台河,直到2013年才擁有自己的室內滑冰館。那時,距離中國首位冬奧金牌得主楊楊,在鹽湖城冬奧會上奪冠,已經過去了11年。能吃苦、不怕難的拼搏精神,被視為七台河人的「冠軍密碼」。

當代中國-統計中國-七台河冬奧冠軍之鄉
8層高的七台河短道速滑冠軍館,是七台河地標建築,「三冠王」王濛精心挑選了自己的77枚獎牌,作為館中展品,這也成為其中一項助力北京冬奧的象徵。(網上圖片)

舉辦全民冰雪活動 助力北京冬奧

      如今,七台河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國家重點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和「國家短道速滑體育訓練基地」,許多從七台河走出去的運動員都回到家鄉助力冬季運動項目。

      2019年1月,七台河職業學院短道速滑訓練中心正式成立,張傑擔任主教練,她和世界冠軍季雪、全國冠軍殷慧文一起組成了一支「冠軍教練」團隊。2020年,七台河市通過「體教結合」模式,在原有6所冰雪特色校的基礎上,增加了5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正在接受訓練的運動員多達442人。

當代中國-統計中國-七台河冬奧冠軍之鄉
2021年10月,黑龍江省舉辦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冰雪系列活動,在七台河分會場,小運動員們正在比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年,七台河陸續舉辦了「七台河全民冰雪活動日暨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助力2022北京冬奧會」啟動儀式、「未來之星」短道速滑系列賽、冰上趣味運動會等40余項賽事活動,吸引逾3,000支隊伍、72萬人次參加;市內還舉辦了大眾冰雪系列活動、中小學雪地足球賽等冰雪賽事活動百餘次,吸引逾30萬市民參與,為北京冬奧會加油、助力。

      延伸閱讀:62枚獎牌|北京冬奧前夕 一文看清中國冬奧奪牌史

北京冬奧|隋文靜韓聰為何稱「葱桶組合」?雙人滑摘金的他們是情侶嗎?

2:07

3個100%|一文睇清 北京冬奧的環保低碳密碼

10個數字|從1數到10 盤點2021年中國成績單

62枚獎牌|北京冬奧前夕 一文看清中國冬奧奪牌史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下):從地底到海洋 重現唐宋文明之光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