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10-17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指優秀的禽鳥會選擇合適樹木來棲息,賢能之士也會選擇優秀的的主子而效忠。這名句背後有甚麼故事?
「良禽擇木而棲」最早出自《左傳》,出自孔子之口。原文是「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比喻人應該選擇適合的居所,應該選擇「良木」。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賢」這句則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這是李肅在動搖呂布心志的關鍵對話。李肅先以赤兔寶馬和金銀珠寶利誘,動搖了呂布的心志,然後才用這番話來徹底說服他。
呂布表示「恨不逢其主耳」,遺憾沒有遇到真正值得效忠的明主。
李肅於是以這句話,表明有才能之人不應效忠昏庸的君主,暗示現在正是投靠董卓的最佳時機,如果再猶豫,可能就會失去機會,將來後悔莫及。
這段說話完美地擊中呂布的內心,最終促使他殺死了丁原,投靠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