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500年蘇州「拙政園」 欣賞中國園林之秀美

編輯︰昭仁

  蘇州「拙政園」是中國園林的典範和傑出之作,它和留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而當中尤以始建於1509年的「拙政園」歷史最為悠久,至今已經超過500年歷史!「拙政園」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滿着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絕對是蘇州一處必到的園林勝境。

屹立蘇州500餘年 「拙政園」成江南園林典範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拙政園
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中歷史最悠久的,距今已有500年歷史。它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亦是江南私家花園的典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而其名「拙政園」則是取自晉代文學家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的句意。

  據傳,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然而在王獻臣死後,其後人逐漸衰落,拙政園開始了被拆分的歲月。明崇禎四年(1631)東園歸侍郎王心一,名為「歸田園居」,而中園和西園的主人更是頻繁轉換。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拙政園
拙政園199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以悠久的人文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高度的造園成就、疏朗自然的風格、典雅秀麗的景色著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直至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進駐蘇州,以拙政園為忠王府,相傳當時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見山樓為其治事之所。

  到了光緒三年(1877)西園歸富商張履謙,名「補園」。

  解放後,在中央政府的重視和努力下,「拙政園」這個一代名園終於得到保護修復,並於1952年正式對外開放。1991年拙政園被國家計委、旅遊局、建設部列為國家級特殊遊覽參觀點,1997年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及後再於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拙政園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蘇州「拙政園」古色古香 東西中三園各具特色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拙政園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東北街178號。整個園區以水為主體,環繞着水系打造亭台軒榭各種建築,可分為東園、中園和西園。(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東北街178號,佔地面積78畝(52,000平方米),相當於近124個標準籃球場的大。整個拙政園可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園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內擁蘭雪堂、綴雲峰、芙蓉榭、天泉亭、涵青亭、秫香館等景點。

  當中的蘭雪堂是拙政園東部的主廳,此廳為入園遊賞的第一景。堂名取自李白「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的詩意。遊人進入仿古的大門,便是一個較為開闊的樸素庭園,地面為淺色方石鋪築,三面粉牆相圍,東邊牆根下有一株百年女貞枝葉婆娑,姿態十分入畫,正面牆中以湖石砌成一素雅花壇,上以古松,奇石為造景主題,點明了古園的景色格調。

  花壇兩側為圓形洞門,是遊人出入古園的通道,上有磚刻門額兩塊,左為「入勝」,右為「通幽」。遊人穿過洞門後,便會見到一個小天井,迎面就是蘭雪堂。堂坐北朝南,內有中堂隔板區分前後。前置藝術漆雕「拙政園全景圖」板北側是巨大的翠竹圖,堂內除了花幾,琴桌等家具外,還有四塊大理石屏,突顯出江南文人園林主要廳堂的莊重和典雅。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拙政園
東園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主要的景點包括蘭雪堂、綴雲峰、芙蓉榭、天泉亭、涵青亭、秫香館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拙政園的中園是整座園林的精華所在,這裏的池水面積佔了三分之一,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

  當中以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枇杷園等景點為主。中園的見山樓三面環水,兩側傍山,底層被稱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設有吳王靠,讓遊人可以憑靠近觀游魚,中賞荷花,遠眺園景。上層為見山樓的主體建築,陶淵明有名句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樓高敞,可將中園美景盡收眼底。春季滿園新翠,奼紫嫣紅;夏日薰風徐來,荷香陣陣;秋天池畔蘆荻迎風,寒意蕭瑟;冬時滿屋暖陽,雪景宜人。見山樓高而不危,聳而平穩,與周圍的景物構成一幅均衡的秀美圖畫。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拙政園
中園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佔了三分之一,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拙政園西園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主體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另有倒影樓、留聽閣、塔影亭、浮翠閣、與誰同坐軒、水廊等景點。

  作為西花園的主體建築,卅六鴛鴦館精美華麗,南部為「十八曼陀羅花館」,北部名「卅六鴛鴦館」,是古建築中一種鴛鴦廳格局。「卅六鴛鴦館」因臨池曾養三十六對鴛鴦而得名,內頂棚採用拱型狀,既彎曲美觀,遮掩頂上樑架,同時亦可利用弧形屋頂來反射聲音,增強音響效果,使得餘音裊裊,繞樑縈回。

  此館環境優雅,陳設古色古香,自古皆是用以宴友、會客、聽曲、休憩的好地方。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拙政園
西園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主體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中國旅遊人間天堂的蘇州有熊民宿

  延伸閱讀:中國旅遊龍門溫泉之旅體驗瑤族民宿風情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仙女山

深入重慶武隆「仙女山」 感受「東方瑞士」非凡魅力

河南旅遊|遊洛陽千年「龍門石窟」 探索中國石雕藝術...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月亮酒店

型格建築|「指環」外觀「七星級」配置 太湖上的「月...

廈門旅遊|文青好去處!全國首間貓咪博物館 邂逅可愛...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不是來自德州?原來竟是中國「火車美食」霸主

旅遊風物

汕頭南澳島

高鐵沿線遊|短線遊之選!汕頭南澳島 打卡天涯海角無...

影視時尚

愛情神話-上海方言-海派文化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細味中年男女的愛情觀人生觀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