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浮雕「復活」 真人版《帝后禮佛圖》傳承中國千年藝術文化

編輯︰流螢

  今年初,舞蹈表演《唐宮夜宴》在内地網絡上爆紅,讓愈來愈多人開始重視對文物古迹的保育與傳承,最近,又有一齣文物「復活記」受到大眾的關注,那便是真人演繹版《帝后禮佛圖》。屬於國寶級浮雕的《帝后禮佛圖》曾遭盜賣,修復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利用各種數字化科技修復這幅藝術珍品,更聘用演員,以真人陣容還原《帝后禮佛圖》中的盛世場景,令人為之驚歎!

 

龍門石窟上演文物「重生記」 真人版《帝后禮佛圖》爆紅

  最近,一段影片在微博上掀起了一陣熱話,影片中,演員們一身端莊的北魏打扮站在龍門石窟景區前,結合後期製作的山水畫特效,演繹了魏孝文帝與文昭皇后出行禮佛的情景。這段兩分鐘不到的影片,隨即吸引了大眾的目光,而影片的内容,其實是在還原一幅千年浮雕藝術品——《帝后禮佛圖》。

真人版《帝后禮佛圖》
演員們在龍門石窟景區前演繹着真人版《帝后禮佛圖》,從服裝造型到道具動作都一一還原了這幅國寶級浮雕藝術品的風采。(圖片來源:龍門石窟研究院微博、網上圖片)

  延伸閲讀:青年舞者變身「水下洛神」 演繹中國文化

  要把文物真正演「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妝容、髮型、服裝、道具到動作,龍門石窟研究院的團隊都逐一進行了仔細的對比和研究,比如説魏孝文帝所佩戴的冕旒、身穿的袞服等都根據了歷史資料及《帝后禮佛圖》來進行復原,單是籌備就已經花了數月時間。

真人版《帝后禮佛圖》
真人版《帝后禮佛圖》籌備過程中,演員們還需要進行各種排練,經過團隊多月以來的努力,成功地讓《帝后禮佛圖》以嶄新形式呈現給大眾,且大獲好評。(網上圖片)

  延伸閲讀:自得琴社:當中國古琴遇上哆啦A夢

千年頂尖石刻藝術 《帝后禮佛圖》遭盜賣流散海外

  《帝后禮佛圖》原先雕刻在龍門石窟北魏皇家洞窟賓陽中洞内,是《魏孝文帝禮佛圖》和《文昭皇后禮佛圖》的合稱,分別雕刻了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帶領侍從列隊禮佛的場景。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而雕刻《帝后禮佛圖》的賓陽中洞是歷史上唯一明確記載開鑿過程的龍門石窟皇家洞窟,歷史24年才正式完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帝后禮佛圖》藝術造詣十分高深,除了記錄了北魏王朝進入中原後文化與禮制的變化外,更是中國石窟中唯一等身高的帝后禮佛圖浮雕,堪稱中國藝術界絕無僅有的石刻藝術珍品之一。

  不幸的是,《帝后禮佛圖》卻在30年代遭到盜鑿販賣,碎片流散海外,如今這幅國寶級浮雕的全貌已經看不到了,只剩下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洞壁上的斑駁鑿痕。

藝術寶藏「劫後餘生」 龍門石窟以科技復原《帝后禮佛圖》

  為了能夠盡力修復支離破碎的《帝后禮佛圖》,多年以來,龍門石窟研究院與國内外學者合作,包括西安交通大學造型藝術中心、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中心等,利用各種數字化技術對流散多地的《帝后禮佛圖》進行數據採集、虛擬復原及實體展示,而日前在網上發布的真人演繹版便是修復項目中的其中一環。

龍門石窟修復文物
除了《帝后禮佛圖》,龍門石窟研究院亦嘗試利用3D打印與掃描技術,讓石窟中其他殘缺的文物「起死回生」。(網上圖片)

  據介紹,《帝后禮佛圖》之一《文昭皇后禮佛圖》2,000多塊殘片的原始數據採集和處理已經完成,目前正在進行還原浮雕的階段,預計在今年底將能夠完整呈現出來。

  延伸閲讀:科技守護傳統文化 AI「找回」20萬頁古籍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東京奧運|折扇紀念品竟是中國「非遺」?

1:51

好吃到被列為國家「最高指示」?長沙臭豆腐入選「非遺」

1:44

從街頭小食到百億產業 「年輕」螺螄粉成非遺

科技守護傳統文化 AI「找回」20萬頁古籍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