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6/06/2021
現今社會,交通方便發達,大家經常去長途旅行,但在古代,遠行可能意味數年不歸,如果家中有年邁的父母親,如何是好呢?因此古代就有「父母在,不遠遊」的說法。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父母仍然健在,做子女的不應遠遊,即使遠遊,也應留下方向,即遠遊的地點讓父母知道。問題是孔子在戰國時期也周遊列國,他是否等於沒有遵照此建議呢?現在通訊發達,我們又是否仍要遵守此規條呢?
事實上,孔子的父和母,分別在他3歲及17歲就已經仙遊。他的第一次遠遊,已經34歲。次年到了齊國,待了兩年。55歲那年,孔子到了衛國,一年後回到魯國。第3年再一次離開魯國,開始了長達9年的周遊列國。因此,孔子遠遊,都是父母不在人世之後的事。
現在通訊發達,透過通訊軟件,很容易就能追蹤對方的所在地,亦很容易就能聯絡上對方,互相溝通,聲音、影像一應俱全。在「天涯若比鄰」的環境下,即使遠遊也很容易跟父母聯繋,所以「父母在,不遠遊」好像有點過時。
然而,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在父母有生之年,子女盡一點孝道,多事奉在側,是中國傳統強調孝之所在。孔子所說的「不遠遊」,當然並非絕對的不能遠遊,而是「不輕易遠遊」、「不動輒遠遊」的意思,不要讓家中的父母親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