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7-18
一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一位朋友。
舊衣換新?「這又何必呢?」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的大衣了。你看,你身上這件已經舊了啊!」
「這有甚麼關係?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 愛因斯坦無所謂地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然名滿天下,卻還穿着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議他去買一件新的大衣。
「這又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每個人都已經認識我了。」

愛因斯坦改變態度的理由
愛因斯坦不大喜歡接受記者採訪,或坐着由畫家為他畫像。但有一次,他卻改變了態度。
一天,一位畫家請求為他畫像。
愛因斯坦照例回應道:「不,不,我沒有時間。」
「但是,我非常需要賣這幅畫所得的錢啊。」畫家懇切地說。
「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愛因斯坦馬上改變了態度,「我當然可以坐下來讓你畫像。」
延伸閱讀: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歌舞伎大師為何綁上鞋帶?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師勘爾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當他要開始時, 一個門生提醒他說:「師傅,您的草鞋帶子鬆了。」
他回答了一聲:「謝謝你呀。」然後立刻蹲下,繫緊了鞋帶。
當他走到門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處時,卻又蹲下, 把剛才繫緊的帶子復又弄鬆。
顯然他想以草鞋帶子鬆鬆垮垮,來表現這個百姓長途旅行的疲態。演戲細膩到這樣,這位大師的確有其過人之處。

話說回來,正巧那天有位記者到後台採訪,看見了這一幕。等演完戲後,記者問勘爾:「你為甚麼不當時指教學生呢?他不懂得演戲的真諦呀!」
勘彌回答說:「對別人的親切關愛與好意必須坦然接受。要教導學生演戲的技能,機會多的是。在今天的場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謝的心去接受別人的提醒,並給予回應。」
停一停,再想一想:
隨緣自在的賞味
弘一法師當年出家以後,嚴持戒律,生活非常樸素清淡。
他的好友夏丐尊先生某次造訪,發覺他的素食亦非常簡樸,既無香菇,亦無豆腐,只用一點鹹菜佐白飯或白粥而已。夏丏尊試吃了一口鹹菜,不禁問:「這鹹菜太鹹了吧?」
弘一法師淡然一笑,回應道:「鹹有鹹的味道。」
飯畢,弘一法師也不用茶,只喝了杯白開水。夏丏尊不禁又問:「這水也太淡了吧?」
弘一法師又淡然一笑,回應道:「淡也有淡的味道。」
人有光風霽月的胸懷,自能隨緣自在,心中亦不會為生活裏的小事而罣礙。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李焯芬《心無罣礙》,內容和標題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