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3-11
《看我今天怎麼說》是香港首部以聾人為主角的長片,講述聾人身份認同與尋找自我的故事。既然是講聾人,為甚麼用「看」字呢?很多時候健聽人談及聾人,往往只想到聾人「失去」了甚麼,卻忽略了他們「擅長」甚麼。聾人溝通和接收信息大多數靠視覺,靠一雙手來說話,「看」正是對聾人溝通方式的生動詮釋,電影名由此而來。

三位聾人青年追尋自我的故事
女主角方素恩(鍾雪瑩 飾)自小使用人工耳蝸,努力學好口語融入健聽社會,成功讀到精算系畢業並進入著名保險公司。素恩被選為人工耳蝸大使時結識了同時擅長手語和口語的Alan(吳祉昊 飾),做著自己喜歡的攝影師工作。而Alan的好友葉子信(遊學俢 飾)視手語為母語,以聾人身份自豪,熱愛潛水。
手語成為他們認識理解的溝通橋樑,也讓素恩認真思考真正表達自己的方式,踏上尋找自我的旅程。

素恩即使受聘於知名保險公司,但種種際遇令她自覺只是「吉祥物」,接觸到手語之後才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子信在追尋潛水教練夢的路上也因為聾人身份遇到障礙。Alan雖然看似在健聽世界和聾人世界都游刃有餘,實則也深陷身份認同的迷思。
三位主角在「尋找自我」的路途上有掙扎和矛盾,但最終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和方向。

走進手語奇妙世界 用一雙手表達自己
導演黃修平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聾人對恢復聽力的態度並非一致,並不是所有聾人都渴望聽到聲音,有部分聾人表示,就算有一天能通過科技手段恢復聽力,仍然不會選擇這種方式。同時,亦有聾人希望能通過做人工耳蝸手術或佩戴助聽器聽到聲音。這在很大程度上啟發了角色設定的創作。

另外,《看我今天怎麼說》的製作團隊有兩位非常特別的幕後人員——手語指導Kim和海鳥。導演表示,就好像動作片的動作指導,舞蹈片的舞蹈指導一樣,手語指導對於這部如此強調聾人文化和手語的電影來說非常重要。他們負責將劇本對白轉換為手語、訓練演員手語,在拍攝現場指導,最後校對字幕,確保電影能真實呈現手語。

不止聾人文化 更是關於尋找自我的命題
「正常人」的標準到底有多高?真正的自我究竟在哪裏?素恩的手語獨白也不禁讓我們思考,如何去尋找真正的自我定位在何,未來的方向又在何。

《看我今天怎麼說》延續了黃修平一貫的創作主題,不僅探討「自我實踐」,還聚焦於成長與挫折中的「尋找自我」。
影片的核心不是僅僅呼籲觀眾尊重、包容或深入了解「聾人文化」,而是希望無論是聽人還是聾人,都能透過「手語世界」重新認識、審視自我。電影並未刻意渲染聾人的困境以「博同情」,也沒有刻意凸顯聾人與「正常人」之間的對立與矛盾,而是以平實自然的敘事方式,展現出聾人的自信與生命力。

很多人都會對涉及社會議題的電影抱有刻板印象,認為它們會像《鏗鏘集》般偏向說教。但黃修平導演沒有因為議題的重要性而忽略人物的塑造,而是巧妙平衡了議題、人物和故事之間的關係,以細膩手法講好聾人故事,亦是香港故事。大家不妨走入戲院靜靜感受這個「無聲勝有聲」的手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