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2-07
網購、打機、看視頻,現時大家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都逐漸邁向全面電子化,不過每日產生海量數據,到底是如何處理的?和經濟又有怎樣的關聯?在算力這個新科技領域,中國的發展處於甚麼位置?
邁入信息時代 算力需求急促攀升
如今在信息時代,算力不僅正在成為像水、電一樣的基礎設施,更已經是推動經濟增長核心引擎之一。
今年3月,浪潮信息、國際數據公司(IDC)和清華大學聯合推出的《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指出,國家計算力指數與GDP的走勢,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
即是說,15個重點國家的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國家的數碼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預計這一趨勢到2025年都將繼續保持。
算力在當今經濟社會的作用已經如此關鍵,那麼,究竟甚麼是算力?
所謂算力,就是指設備通過處理數據,實現特定結果輸出的計算能力。作為新型生產力,它也包括信息計算力、數據存儲力和網絡運載力。
邁入電子信息化時代,由全民網購、大型遊戲,甚至到自動駕駛,大家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實都已經離不開算力的支撐。
與此同時,不同行業的數碼化程度亦在逐步提高,例如工業製造、智慧金融等。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個社會對算力的需求都急速攀升。
算力的種類,按照規模可以分為三種,包括基礎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簡單而言,如果是滿足網購、打機這類基礎需求,基礎算力就足夠應付;智能算力,主要用於人工智能的訓練和推理計算,例如處理語音、圖像和視頻;超算算力,通俗理解即是超級電腦所提供的算力,一般用於行星模擬、基因分析等高科技領域。
爆發的需求背後,也是對算力基礎設施的挑戰。在這創新領域當中,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算力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在今年舉行的2022中國算力大會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員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正在使用的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已超過590萬標準機架,服務器規模達到約2,000萬台,算力總規模超過150 EFlops(每秒15,000京次浮點運算次數),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介紹,2021年全球的算力分布中,美國佔到31%,中國佔27%,其次是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家。
在三種算力中,美國基礎算力佔全球35%,智能算力佔15%,超算算力佔30%;而中國的這三類算力分別是27%、26%和20%。可以看出,美國是以基礎算力為主,而中國的智能算力則超過美國。
中國的整個算力產業的規模,近來也快速增長,近5年的平均增速超過30%。到2021年底,中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已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約等於1.67萬億港元),關聯產業的規模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約等於8.93萬億港元)。
目前,中國已經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算力產業生態,包括算力基礎設施、算力平台、算力服務等在內的算力產業鏈條,都正在持續完善。
不過,中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水平也存在差異,算力資源和需求分布並不均衡。因此,怎樣像分配電力一樣,來分配好算力資源,變得至關重要。
對此,國家在2021年發布方案,提出在8個地區布局全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啟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構建國家算力網絡體系。到今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不過,面對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製造等方面的挑戰,中國的算力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延伸閱讀:東數西算 · 大灣區|數據中心集群選址韶關有何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