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2/06/2022
中國文化中,人們常用「三長兩短」來借喻遭遇不測,究竟「三長兩短」中指的是哪「三長」和哪「兩短」呢?
有一說法指,「三長兩短」由來與棺木有關。棺材由四長、二短的木板組成,棺蓋、棺底稱為天、地,左右兩片稱為日、月,都是長形的木板;而前後兩塊短木板則稱為彩頭、彩尾。
在古時,若死者不幸在外地過身,棺材運回家讓家人見最後一面前,都不會封上棺蓋,所以至封棺下葬前棺材都是三長板、兩短板。由於古人對死亡較為忌諱,因此以「三長兩短」作為代稱,此詞也有遭逢意外、不幸等意思。
另一說法則指「三長兩短」是從「長短」一詞演變而來。「長短」本來是有「是非」,指人說長道短的意思。據元.無名氏《驀山溪.不如歸去》此詞記載:「著甚來由,惹別人、三長兩短。」所指的是說長道短的意思。
後來,明代的長篇神魔小說《平妖傳》中說:「萬一此後再有三長兩短,終不然靠著太醫活命。」當中指的才是「意外變故」的意思。
至今,「三長兩短」的用法在中國文化中已經固定下來,較常被用作形容「意外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