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7-10
「晝無事者夜不夢」或許你不熟悉,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一定聽過吧!
「晝無事者夜不夢」出自《慎子.逸文》,後來被演繹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意為白天的所思所想,會在夜間的睡夢中見到。
清代李漁的《十二樓.七.拂雲樓》就有「『做女兒的人,有多少膽量?』少不得要怕神怕鬼起來,又有俗語二句道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專家認為導致做夢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物理因素,如睡覺時被過重的被子壓着,可能會發惡夢;也可以是生理因素導致發夢,如有尿意想如廁,夢境也可能出現這現象;亦有心理因素使然,如快要考試了,夢境出現試場景象,或自己對着試卷一片茫然之類。也有些狀況是日間看過某些狀況,晚上做夢再出現。不過,做夢所見的景象,不一定跟日間所見相同。
哲學家佛洛依德曾說,任何的夢,都是反映潛意識的。潛意識跟顯意識是相對的,一般是較深層次的,當然不一定是所見或所思所想。這些潛意識的想法,會通過某種轉變,在夢境中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