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戰略轟炸機 2022年會揭開神秘面紗?

編輯︰許可

  2022年中國軍迷最期待的軍備,除了003型電磁彈射航母外,更有「轟-20」。相比003航母,這款戰略轟炸機更神秘,外界對它的一切,包括是否採用最先進隱身飛翼設計,都只能是推測。踏入新一年,軍迷朌望「轟-20」的面紗會被揭開,更盼望它會實現首飛。

空軍司令間接確認正發展「轟-20」

   一般來說,戰略轟炸機是指航程8,000公里以上,並能執行核攻擊等戰略任務的轟炸機。目前全球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美、俄和中國三個國家,而現役機型滿打滿算也只有7種。

  中國方面,戰略轟炸機一直是短板,解放軍現役唯一的「轟-6」系列,雖然經過「魔改」性能有大幅提升,但它始終是一款原設計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中型轟炸機,潛力幾已挖盡,且其航程、載彈量等方面,以現代標準難以夠得上「戰略」二字。

  正因「轟-6」的不足,中國在的中國極需要一款真正的、更具威懾力的戰略轟炸機,這就是發展「轟-20」的背景。

間接證實「轟-20」項目的馬曉天是空軍飛行員出身,25歲時成為當時最年輕飛行副團長;他於2018年退役。(網上圖片)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轟-20」只存在在猜測之中,軍迷都是認為「殲-20」戰機、「運-20」運輸機等「20家族」的成員,在21世紀第2個十年已陸續入役,「轟-20」應該也不遠了。

  直到2016年9月,時任解放軍空軍司令員馬曉天被傳媒追問時,表示「我們現在發展新一代的遠程轟炸機」,這才間接確認了「轟-20」項目真實存在。

  可是「轟-20」具體是甚麼樣子,在當局高度保密下,外界至2022年初仍一無所知,網上滿天飛的「諜照」,以及傳媒的「設計圖片」也無從確認可信性,一切只能靠分析或推測。

「轟-20」採用飛翼隱身設計是正道

  其中設計思路,是軍迷關注「轟-20」主要焦點,也曾是大家曾經熱議的話題,不過這問題似已「愈辯愈明」。

  多位專家都指出,為了深入敵後展開戰略攻擊,戰略轟炸機除了有大航程、大載彈量外,更必須具突防能力。而轟炸機突防有兩種思路,一是靠高速換取生存力,例如俄軍的「圖-160」就達到兩倍音速,比多數戰鬥機都快。

  第二種思路是靠隱身避過雷達,做到深入敵境而不被發現,這唯一例子是採用飛翼布局、外型科幻的美軍「B-2」轟炸機

  因為「快」與「隱」在設計上存在矛盾,以目前的技術,大型轟炸機兩者難以兼得,「轟-20」也只能選其一。

美軍「B-2」於1997年服役,它研發期間之保密程度,絕不比中國的「轟-20」低。(網上圖片)

  專家認為,以速度換生存設計,好處是技術難度低、建造和操作成本也低,但在現今防空導彈技術下,別說大型轟炸機,就是高空高速偵察機一旦被發現,都難逃被擊落厄運,因此這興起於上世界70年代的設計思路,已不合時宜,「轟-20」採用隱身設計,設法避過雷達才是正道。

  分析指出,中國研發「殲-20」隱形戰機已顯示其有足夠科技實力,研發資金也不成問題,沒理由再在舊技術浪費時間。俄羅斯至今仍用「圖-160」做文章,推出改進型號,未必是該國不認同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好處,更應該是欠缺技術和財力。

招飛行員宣傳片疑出現「轟-20」身影

  對此有軍迷也給出「佐證」:2020年5月,專攻運輸機和轟炸機的「西飛」集團推出的宣傳片《大國起飛》,片尾出現「The Next」字樣和一架被幕布遮蓋的新機型,懷疑就是「轟-20」;從外觀來看,它正是飛翼設計。

  另外,2021年1月,空軍招募飛行員的宣傳片,亦出現了一架被白色布幕覆蓋的神秘飛機;該機輪廓亦是無垂直尾翼的飛翼佈局。

西飛宣傳片中的懷疑「轟-20」,雖蓋上了布幕,但看得出是採用飛翼設計的轟炸機。(網上圖片)

  到布幕被揭下的一刻,鏡頭突然轉向飛行員頭盔,從護鏡的倒影中可以看到一架類似美國B-2設計的隱形轟炸機。

  當然,即使這些布幕照片確是「轟-20」,外界仍沒法估算的尺寸和性能;有分析認為「轟-20」的航程將超過1萬公里,載彈量不低於20噸,彈艙可搭載12至14枚,例如射程3,000公里的「長劍-30」巡航導彈和超音速反艦導彈等等,但這只能作為參考。

  無論如何,「轟-20」肯定是軍迷最期待的軍備之一,畢竟大家對它已望眼欲穿。2021年下半年,網上曾風聞「轟-20」會在珠海航展出現,但終沒有成事。到底它會否在2022年亮相,甚至首飛,軍迷翹首以待。

  延伸閱讀:2022年最期待中國軍備 003型電磁彈射航母來了!

內地有雜誌曾刊出疑似「轟-20」的圖片,但有專家認為可信性存疑。(網上圖片)

殲-10戰機成功出口 「巴鐵」成首個海外用戶

航空母艦驅鳥兵 不起眼卻很重要

2022年最期待中國軍備 003電磁彈射航母來了!

一文看清|2021年中國軍事焦點 雙座殲-20 艦載FC-31齊亮相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