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呆若木雞」竟是誇獎?

編輯︰紀小婷

  中國文化中,不少字詞的含義都會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甚至演變成完全相反的含義。比如,呆若木雞這個成語,放在現在絕對是一個負面詞彙,但在古代卻不然。

  《莊子》當中有一個訓練鬥雞的故事,當中有一句: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這句話是用來形容一隻經過訓練的鬥雞,說它訓練好之後「即使聽到別的雞打鳴,已不會有甚麼變化或者反應,看上去像一隻木雞一樣,可以說它的德行已經完備了,沒有別的雞敢於應戰,看到它掉頭就跑。」

  可見,「望之似木雞」被視為鬥雞的最高境界,用來形容人的時候,最早的含義是指一個人氣定神閒,以靜制動,大智若愚。

  不過,這個成語流傳到如今,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只剩下字面意思,用以形容一個人很呆板、不懂變通。

相關標籤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務得事實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態度認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們會讚美這人做事「實事求是」,是一位能幹可靠的人。

  在古聖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語句來形容,就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漢書 · 景十三王傳》,由顏師古作注而得出這優美的釋文。這句話意思就是務必尋求事實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這句話語原本出自《漢書 · 景十三王傳 · 河間獻王劉德》,劉德是西漢景帝第三子,被封為河間王。劉德修學好...

不貴於無過 而貴於能改過

  要成功,就要經得起挫折。古代很重視個人的修養,特別看重「錯而能改」。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有一句名句「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就是說一個人從來沒有犯錯固然值得欣賞,但更可貴的就是一旦犯了錯而能改過自新。

  在古聖言書中,不乏錯而能改的教導。除了王守仁外,有司馬光《資治通鑑 · 漢紀》中的「固不以無過為賢,而以改過為美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可以...

VR譯作「靈境」?盡顯中國文化韻味

趣談中國文化|到底甚麼字值千金?

趣談中國文化|在古代「笨」與智商無關?

趣談中國文化|古人並非一日三餐?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