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在古代「笨」與智商無關?

編輯︰紀小婷

  你如果說一個人「笨」,肯定會對得罪對方;但原來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笨」這個字和智商高低完全沒有關係。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笨,竹裏也。從竹,笨聲。《廣雅》則記載:竹其表曰笢,其里曰笨,謂中之白質者也。 

  意思就是說:笨最早是指竹子裏面那一層白色的薄膜,叫做「竹白」,是製作竹笛、紙張的原材料。 

  「笨」字的含義變成形容一個人不聰明、智商不高,很可能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  

  東晉著名道教領袖葛洪在《抱樸子》中寫道,天下有一種「惡人」是「杖淺短而多謬,暗趨捨之臧否者,笨人也」,直接將「笨」和「愚蠢」挂鉤,用來形容那些見識短淺、錯漏百出、好惡不分的人。從此,「笨」字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亦慢慢轉變。 

相關標籤

趣談中國文化|到底甚麼字值千金?

2022-01-05

趣談中國文化|「呆若木雞」竟是誇獎?

2021-12-29

趣談中國文化|古人並非一日三餐?

2021-12-09

趣談中國文化|「金龜婿」真與烏龜有關?

2021-12-0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趣談中國文化|荔枝本名離枝?「一啖荔枝三把火」指哪三把?

2025-06-18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