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勳》記錄8位英雄人生故事 細節真實打動觀眾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功勳》是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創作的人物傳記式電視劇,為「理想照耀中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動劇目。《功勳》將8位首批「共和國勳章」獲獎者的人生故事以戲劇形式呈現,讓觀眾了解到功勳人物為國家與人民的付出和犧牲。

電視劇《功勳》在電影網站豆瓣網評分為9.1(10分滿分)。「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出現在電視劇《功勳》的片頭一幕,一句帶出此劇的深層意義。(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功勳》強大演員陣容 禮讚8位英雄人物

  電視劇《功勳》以單元劇形式製作,每個單元6集,細訴一位獲獎者一生的事業與功績。劇集講述抗美援朝英雄李延年、研發抗瘧新藥的諾貝爾得獎者屠呦呦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著名核物理學家于敏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中國人造衛星專家孫家棟、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紀蘭,以及時代楷模退役軍人張富清首批八名獲得「共和國勳章」的英雄人物故事。

  此劇找來不少著名演員參演,如港人熟悉的影后周迅飾演屠呦呦、黃曉明飾演黃旭華、佟大為扮演孫家棟,孫儷飾演孫家棟妻子等,卡士陣容強大,大大增加觀賞度。劇集於9月26日起首播,在多個電視台黃金檔及線上影視平台播出,收獲好評。

  延伸閱讀:《長津湖》創票房神話 香港導演為何能拍好主旋律電影?

電視劇《功勳》中王雷飾李延年。在抗美援朝戰爭,七連指導員李延年利用地形優勢和機智、靈活的戰略部署,最終成功拿下了346.6高地,迫使敵人回到談判桌前。圖中為李延年激勵逃兵小安東的場景。(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當中第一個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甫播出便引起廣泛關注,此單元與同期上映的高票房電影《長津湖》都是以朝鮮戰爭(韓戰)為背景,卻呈現出另一角度的抗美援朝經歷。此單元的導演毛衛寧表示,軍階不高的七連指導員李延年或許並不像其他功勳人物有突出的個人成就,但他卻代表了千千萬萬的普通戰士。除了李延年,他也希望透過這個單元表達對軍人的敬佩。

《功勳》展現生活細節  塑造立體真實人物

  《功勳》不是一般歌頌偉人的傳記故事,而是以寫實手法拍攝,透過展現一幕幕功勳人物的工作與日常片段,帶出他們「為何而戰」與「為誰而戰」的疑問,並透過他們的犧牲,讓觀眾了解到他們如何將個人夢想融於國家發展的奮鬥歷程,為國家和人民的福祉作出貢獻。

  延伸閱讀:《蔚藍之境》紀錄片:展示中國海洋生態 鏡頭之美不遜BBC

電視劇《功勳》中周迅飾演屠呦呦。醫藥研究並非一蹴而就,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與團隊經過了多年的努力與多次失敗,才成功攻克了致命的疾病瘧疾,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在《屠呦呦的禮物》單元,雖以她的工作單位為主要場景,展示她與研究團隊研發抗瘧新藥青蒿素的過程為主軸,但卻加插了不少她與丈夫和女兒的相處點滴作平衡,使屠呦呦的形象更為立體。

  為了研究青蒿素,屠呦呦廢寢忘餐,忙得沒有時間照顧女兒,大女兒不願意叫她媽媽,小女兒也認不了她。幸好她的丈夫和父母多年來默默支援着,才使她能全心投入研究之中。

電視劇《功勳》中黃曉明飾演黃旭華。「在別人優勢下的平衡,那不是真正的平衡,我們想要真平衡就要發展核潛艇。核潛艇是定海神針,有了核潛艇,才能把改革開放的步伐邁得更大,走得更遠。」這段對白將黃旭華心中抱負表露無遺,他明白到國家的硬實力對社會發展起着關鍵作用。(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另外,《黃旭華的深潛》單元中有一幕令人非常難忘,這幕講述在2018年,92歲黃旭華與妻子到訪青島的海軍博物館,參觀了他窮盡一生心血的成果——核潛艇。當時他說要與妻子合照,妻子卻讓他先和「老拍檔」核潛艇拍照,核潛艇與他在一起30年,相處的時間比和與妻子更長。

  此幕帶出黃旭華多年來為了海上安全建設,放棄了很多與家人的相處時間。當時由於研發核潛艇是機密任務,使他在父親逝世時亦未能回去奔喪,也不能向母親透露,讓人非常心酸。

電視劇《功勳》中,黃志忠(上圖)飾袁隆平(下圖)。袁隆平是全球首位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由1964年開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他研究的雜交水稻幫助全球多國緩解饑荒問題,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2021年5月22日在湖南長沙病逝,享年91歲。他生前曾說過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稻覆蓋全球夢」,均正在現實中實現。(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功勳》尋覓英雄的犧牲意義

  到底是甚麼原因讓功勳人物願意犧牲與家人的相處,甚至生命來投身國家事業?李延年在劇中面對逃兵小安東時便道出了犧牲背後的意義。當時小安東想逃回家鄉與愛人一起,李延年卻指出,「當村莊被戰火摧毀了,到處都是來不及掩埋的百姓屍體、失去父母的孩子,如果這些事發生在你的家鄉,你的親人身上怎麼辦?」。

  李延年讓士兵們明白 「抗美援朝」才能「保家衛國」。他們的犧牲最終是為了讓更多人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因此他們願意擔任先鋒,選擇了負重前行。

2019年9月29日,在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我們以最高規格褒獎英雄模範,就是要弘揚他們身上展現的忠誠、執着、樸實的鮮明品格」。(網上圖片)

  功勳英雄也是普通人,但他們除了有才能外,更有着崇高品格,明白到建設新中國,讓國家富強,穩健發展才能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而《功勳》一劇則細膩地詮釋了他們「忠誠、執着、樸實」的人生品格和獻身祖國人民的崇高境界。

  延伸閱讀:《第一爐香》:許鞍華三遇張愛玲 從女性視角講故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瓦貓

瓦貓尋蹤:穿越雲南的神秘符號|屋脊上的非遺

2025-10-02

影視時尚

《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繁城之下》《定風波》

煲劇精選片單|4套內地古裝懸疑劇 燒腦劇劇迷必追

2025-09-3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瓦貓

瓦貓尋蹤:穿越雲南的神秘符號|屋脊上的非遺

2025-10-02

影視時尚

《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繁城之下》《定風波》

煲劇精選片單|4套內地古裝懸疑劇 燒腦劇劇迷必追

2025-09-3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瓦貓

瓦貓尋蹤:穿越雲南的神秘符號|屋脊上的非遺

2025-10-02

影視時尚

《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繁城之下》《定風波》

煲劇精選片單|4套內地古裝懸疑劇 燒腦劇劇迷必追

2025-09-30
編輯推薦
文化新三樣國產電子遊戲

文化新三樣|黑神話原神風靡海外 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國產電子遊戲

2025-09-27
十五運會場館

躍動灣區|全運會史上首次不新建大型場館 設施如何升級?|場館篇

2025-09-23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1:42
灣區百科-惠州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惠州 嶺南名郡為何叫「鵝城」?

2023-07-06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遇甄子丹點名入行 追夢者由被嘲笑到揚名國際

2025-09-13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四川白馬關 蜀道上的三國傳奇

2025-10-05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十五五規劃前瞻|張維為與鄢一龍談AI與人類的雙重進化

2025-10-03
1949年10月9日

第一屆全國政協舉行第一次會議

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指着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路途中病死,丞相趙高不願讓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繼位,而想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當皇帝。於是他偽造詔書,賜死扶蘇,立胡亥為太子,史稱秦二世。

   之後,趙高又設計害死丞相李斯,自己當了丞相,但趙高仍不滿足,打算篡位自己當皇帝,但他又擔心文武百官不服,於是想出一個花招,做了一場...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