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8-02
蠟燭通常以燈芯幼細為上品,清末民初的時候,廣東市橋這個地方,出產的蠟燭上幼下粗,基本上是「造假」的騙人產品,廣東俗語也借題發揮,說「市橋蠟燭,假細心」,表示對人有假情假義的行為。
清末民初時期,蠟燭仍然是大衆主要的照明工具。蠟燭通常以燈芯幼細為上等貨,因為燃燒時間較長,相反,若燈芯粗糙,燃燒時間較短,是下價貨。
據說,當時番禺縣市橋鎮有一間專做蠟燭的工廠,老闆十分無良,做蠟燭時粗製濫造,利用廢棄舊棉胎、爛棉襖等的棉絮,搓成較粗的棉繩做蠟燭的芯,而外露的蠟燭頭,則用又白又細的靚棉紗來做。顧客看見蠟燭頭幼細,蠟燭價格又較市面上為便宜,於是紛紛購買,回家燃點後才發現燭芯是粗糙的,很快便燃燒完畢。
「細心」同「細芯」同音,於是廣東人就開始用「市橋蠟燭」來形容「假細心」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