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芬人生導航 腳比路長的道理

編輯︰黃皓頤

  從前,有個阿拉比王國建都於大漠的深處。連年的風沙肆虐,使昔日富饒的國都變得滿目瘡痍,難以再持續發展。

國王給王子們的任務 翻山涉水探索遷都可行性

行山
小故事中,國王給四位王子特別任務,分別去探路尋找遷都的可行性,有人要翻過高山,有人要穿過草原和沼澤,也有人要橫渡多條大河,甚至荒涼大漠。(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天,國王將四位王子召集到跟前,對他們說:「我打算將國都遷往據說是美麗而富饒的卡倫。卡倫離這裏很遠,要翻過崇山峻嶺,要穿過草原、沼澤,還要涉過許多大河;但究竟是多遠,沒有人知道。我決定請你們四個分頭前往探路,以便讓我了解一下遷都的可行性。」

  四個王子對國王的決定均感到有些驚訝,但還是遵從他的吩咐分頭出發了。

  大王子乘車走了八天,翻過四座大山,來到一望無際的草地。他一問當地人,才知道過了草地,還要過沼澤、大河、大漠……便騎馬回頭走了。

  二王子策馬穿過一片沼澤後,被一條寬闊的大江擋住了去路,望着奔騰的江水,他掉轉了馬頭……

  三王子漂過了兩條大河,卻又走進了一望無際的大漠;在茫茫的沙海中,他搜尋着回去的路。 

在沙漠行山
小故事中,當三王子踏上一望無際的大漠,無法預知要花多少時間才可抵達卡倫時,他選擇放棄向前進,尋找回國的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個月後,三個王子陸陸續續回到國王跟前,將各自沿途所見報告給國王,並再三強調:他們在路上曾問過許多人,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去卡倫的路很遙遠很遙遠……

  延伸閱讀:李焯芬人生導航 彎彎曲曲的成功路

小王子完成探路之旅 國王道出背後的意義

  又過了六天,小王子風塵僕僕地回來了。他興奮地報告父親:到卡倫只需18天的路程。

  國王滿意地笑了:「孩子,你說得對,其實我多年前就去過卡倫。到那裏的路無疑是漫長的。我要你們前去探路,是想讓你們明白一個道理:腳比路長。無論你的目標有多遙遠,只要你一步一步的堅持走下去,所有的困難都會被你踩在腳下。人生路上,我們要克服畏難的情緒,建立不屈不撓、無堅不摧的信念,方能取得成功。」

行山
故事中的國王,藉着要求王子們探索遷都卡倫的可性行而踏上艱辛旅程,從而道出「腳比路長」的道路,不管目標多困難,也要堅持,迎難而上,總會有天能夠如願以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切都會過去的」啟示

  停一停,想一想

三位迎難而上的典範人物

  是的,腳比路長。不管你面前的路有多長多難走,只要你有恆心毅力,堅定不移地一步一步走下去,無論多大的困難都會被你踩在腳下;無論多長的路,總有抵達終點的一天。

  君不見唐代的玄奘法師孤征萬里,西行求法,在中亞細亞的荒漠和高原上走了整整三年,歷盡艱辛才能抵達印度參學,終成一代宗師。

  唐天寶年間,鑒真和尚發願到日本傳戒律,先後六次從揚州出發東渡重洋。首五次都沒有成功,其中第五次在海上遇颶風漂流了 14個晝夜到了海南島,遇難者36人,中途退回的200餘人。

  鑒真幾乎在這次颶風中遇難,雙目亦因而失明,但他仍不改初心,最後成功抵達東瀛並把中國當時較先進的醫學和建築學傳播至彼邦。

  明天啟年間,耶穌會修士利瑪竇不遠萬里經南美及印度來華,從澳門經肇慶、韶關、南京轉至北京,揭起了西學東漸的序幕。這三位都是腳比路長、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典範。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李焯芬《快樂自在》,標題經編輯整理)

紅孩兒與小背包

李焯芬人生導航 紅孩兒與小背包

時間與愛

李焯芬人生導航 真愛永不褪色

風箏 女孩 男人

李焯芬人生導航 「叔叔,你真棒」滋潤人心

玫瑰園

李焯芬人生導航 超越仇恨的玫瑰花圃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和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甚麼是和諧?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中國抗疫保持經濟運轉 貿易順差不斷擴大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國際秩序總依靠力量和利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87年版《紅樓夢》取景地 成都這公園歷史底蘊深厚?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醫療革命和技術進步人工智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看中國「不可能產生科學革命」論調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機器人表演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看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人談情說愛亦逐漸由含蓄到奔放。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沒有自我到卿卿我我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