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三句不離本行」背後有段古?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三句不離本行」是形容一個人一說話就總是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最早見於清朝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相傳這話是源自一個有趣的故事。 

  很久以前,某條村住了廚師、裁縫、馬車車夫和船夫四個能說會道的人,平時村中各家有糾紛,村民都會請他們做「和事佬」。 

  有一次,村裏有對兄弟鬧分家,便請這四人幫助。但這件事有點棘手,所以四人決定先到廚師家商量對策。 

  廚師說:「這事要快刀斬亂麻處理,別鍋、碗分不清。」 

  裁縫想了想說:「分家要公道,針、線都要穿過去。」 

  車夫說:「我們有幫人分家的經驗,前有車後有輪子,不太離譜就行。」 

  船夫不耐煩地說:「別再囉唆,到那兒見風使舵,怎樣順手就怎樣划船。」 

  廚師的太太聽到便忍不住笑了,說:「你們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賣甚麼就吆喝甚麼。」她剛說完,一屋人便大笑起來,原來廚師太太是做小生意,最擅長叫賣。 

  後來,這故事慢慢傳開,在中國文化中,大家就用「三句話不離本行」形容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 

春風風人 夏雨雨人

   「春風風人」意思是像春風一樣地吹拂着人,「夏雨雨人」就是像夏雨一樣滋潤着人。這句話看似形容天氣,實際並不是。

  這兩句話出自西漢劉向《說苑 · 貴德篇》,全句是「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這句話並不是形容天氣,而且形容及時給予他人幫助。背後故事還與齊國相國管仲有關。

  春秋時期,梁國相國孟簡子因罪逃到齊國,齊國相國管仲親自出來迎接。管仲知道孟簡子原有門客三千,現在卻只有三個跟隨他,...

中國文化通識|數字也分陰陽?

髹漆貼金工藝(太和殿龍椅)

中國文化通識|髹漆貼金是甚麽?

中國文化通識|面闊和進深的意思是?

鐘(青銅樂器)

中國文化通識|鐘是甚麼樂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