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太空船為何叫「神舟」?

編輯︰紀小婷

  中國自主研發的宇宙飛船,都用「神舟」來命名。而這個先進科技的命名方式,原來與古代神話有關。  

  西晉時期的神怪小說《博物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大海與天河相通,每年8月,都會有浮木穿梭於兩地有個人住在海邊沙洲上,他看到海中的浮木,覺得非常好奇,有一日,他鼓起勇氣登了上浮木。浮木就這樣載着他,來到了天河。 來往海天之間的浮木,就是古代的神舟。

  這個故事代表了古人探索宇宙的勇氣。 中國的宇宙飛船命名「神舟」,也正是為了體現這種精神。這顆好奇心,把人類引領到未知的世界,開拓更多可能。 

 

 

相關標籤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務得事實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態度認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們會讚美這人做事「實事求是」,是一位能幹可靠的人。

  在古聖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語句來形容,就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漢書 · 景十三王傳》,由顏師古作注而得出這優美的釋文。這句話意思就是務必尋求事實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這句話語原本出自《漢書 · 景十三王傳 · 河間獻王劉德》,劉德是西漢景帝第三子,被封為河間王。劉德修學好...

不貴於無過 而貴於能改過

  要成功,就要經得起挫折。古代很重視個人的修養,特別看重「錯而能改」。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有一句名句「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就是說一個人從來沒有犯錯固然值得欣賞,但更可貴的就是一旦犯了錯而能改過自新。

  在古聖言書中,不乏錯而能改的教導。除了王守仁外,有司馬光《資治通鑑 · 漢紀》中的「固不以無過為賢,而以改過為美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可以...

1:15
當代中國-中國歷史-一炷香

中國文化中的一炷香到底多久?

1: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饅頭起源

趣談中國文化|饅頭起源如此恐怖?

1:22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吹牛cover

中國文化中 講大話為何叫吹牛?

1:2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耳環cover

趣談中國文化|戴耳環等於身份卑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