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不二法門」原是佛語?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成語「不二法門」常用作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不二法門」中的「不二」是否是唯一的意思?而「法門」又是何解?

  成語「不二法門」原為佛教用語,出自《維摩詰所說經.入不二法門品》。「不二」原指平等,沒有彼此之別;「法門」原指王宮的南門,後來佛教沿用「法門」一詞,指修行佛法的途徑或修行入道的門徑。

  據經中所載,有天文殊菩薩、維摩詰居士與31位菩薩討論「不二法門」,各位各有見解。文殊菩薩認為「不二法門」是不可言傳的入道門徑,要進入不二法門,不是通過推理、比較、歸納等方法揣度探尋;必須直觀體驗,向內發掘和實踐。

  文殊菩薩詢問維摩詰「菩薩怎樣進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菩薩歎說,維摩詰的「默然」,正是意味着「不二法門」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不靠言語傳授,只靠內心思考求得大徹大悟的修道門徑。

  後來,成語「不二法門」除了佛學上的原意,在中國文化中亦會用作比喻能夠達到目標的唯一方法。

相關標籤

春風風人 夏雨雨人

   「春風風人」意思是像春風一樣地吹拂着人,「夏雨雨人」就是像夏雨一樣滋潤着人。這句話看似形容天氣,實際並不是。

  這兩句話出自西漢劉向《說苑 · 貴德篇》,全句是「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這句話並不是形容天氣,而且形容及時給予他人幫助。背後故事還與齊國相國管仲有關。

  春秋時期,梁國相國孟簡子因罪逃到齊國,齊國相國管仲親自出來迎接。管仲知道孟簡子原有門客三千,現在卻只有三個跟隨他,...

文化新三樣國產電子遊戲

文化新三樣|黑神話原神風靡海外 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國產電子遊戲

2025-09-27

趣談成語「感戴二天」 中國文化中有兩個天?

2022-05-07

趣談中國文化|難道桃子有毒?「二桃殺三士」是甚麼一回事?

2022-04-23

趣談中國文化|「一葉障目」竟為偷盜?

2022-04-02

趣談中國文化|「一了百了」原是讚人聰慧?

2022-03-26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趣談中國文化|荔枝本名離枝?「一啖荔枝三把火」指哪三把?

2025-06-18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