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文化|「黃花閨女」與「黃花」有甚麼關係?

編輯︰紀小婷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人們經常稱未出嫁的少女為「黃花閨女」,這個說法怎麼來的呢?真與「黃花」有關?

  關於「黃花閨女」一詞的由來,流傳着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指「黃花」即是菊花。菊花常用來比喻品行高潔、節操高尚的人。在「閨女」前加「黃花」二字,意指女孩仍是處子之身,尚未結婚。

  第二種說法,據高承編撰的《事物紀原》引《雜五行書》記載,相傳南北朝時期,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有一天在宮殿簷下休息,碰巧梅花落在她的額頭上,在額前留下梅花花痕,令公主顯得更美。自此,壽陽公主就經常將梅花貼在前額,而這打扮被稱為「梅花粧」。其後,民間的女子也爭相效仿梅花粧,以被稱為「花黃」的黃色花粉等製作化梅花粧的脂粉。

  而《木蘭辭》也曾記載花木蘭「對鏡貼花黃」,可見「貼花黃」是當時民間女子鍾愛的粧飾。由於梅花粧的顏料、花樣都是黃色,都是未出嫁女子會用的粧飾,所以「黃花閨女」在中國文化中逐漸成了少女的稱謂,並一直流傳至今。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農曆八月,又是華人最具節日氣氛的中秋節。提起這個節日,我們除了會想起食月餅、玩燈籠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輩之間流行一些中秋傳統節日的習俗或禁忌?其中一項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就是為何一個講究團圓的節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參與的活動?先說「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

  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

趣讀中國文化|舉辦盛事為何叫「東道主」?

趣讀中國文化|「宋詞元曲」是用來唱的?

1:23

趣讀中國文化|「呷醋」背後有段故事?

1:26

趣讀中國文化|惡妻為何叫「河東獅」?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