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容量世界第三 中國核電安全紀錄佳

編輯︰許可

  廣東台山核電站一個不影響安全的小問題,卻被西方傳媒肆意誇大,混淆視聽。事實上,中國的核電從零起步到如今成為全球第三大核電國,幾十年來從未發生重大事故,安全紀錄更勝歐美日;隨着中國擁有完全知權、安全系數更高的「華龍一號」和「國和一號」核電機組研發成功,中國的核電安全還將再上一個台階。

時任總理周恩來1970年提出發展中國核電

   中國的核能事業源自軍工,始於上世紀50年代,後來的核武器和核動力潛艇,正是老一輩核科學家「白手興家」的成果,而核潛艇的動力裝置也成了後來中國核電的基礎。

  上世紀60年代後期,華東地區面臨缺電,影響經濟發展。為此,時任總理總理周恩來在1970年2月一次會議上,要求專責核工業的二機部「不光是爆炸部,而且要搞核電站」,希望這種在西方和蘇聯已投入應用的技術,能長遠解決中國電力問題。

周恩來1970年提出中國要發展核電。其實他早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首座核電站時,就意識到「原子能給人類提供了無比強大的動力源」、「我們必須要掌握原子能」。(網上圖片)

  此後大批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投入中國核電研發,但受制於當時科技水平,初期速度非常緩慢,直到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腳步才加快。1991年,由中國科家學自行設計的秦山核電站(一期)併網發電,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中國也是繼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瑞典後,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和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當然,那階段中國核電技術比西方落後太多,只能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為進一步發展核電,當局採用「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方針,先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再培養自己人才,並逐步實現設計自主化和設備國產化,這也是香港人熟悉的大亞灣核電站建設的背景;該廠在1987年動機,由中法合資,全面使用法國技術。

引進吸收再創新 中國核電破西方技術壟斷

   這裏要一提曾在香港生活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他不單為研發核潛艇埋名30年,上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研發核電時,更力排眾議,提出應採用國際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式反應堆,這決定了此後中國核電發展方向。80年代,他「軍轉民」,就出任了大亞灣核電站建設的總指揮。

  在大亞灣之後,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至今,因應經濟發展需要又陸續興建了約20座核電站(部份尚未投產),包括距香港不遠的深圳嶺澳核電站,以及2021年6月遭西方傳媒肆意炒作的台山核電站。

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大陸第二座核電站,也是中國首座使用國外技術和資金建設的核電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些核電站的核電機組技術仍是源自法、美等國家,但中國科學家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漸漸「吃透」這些核心技術,中國核電設備國產化程度也因此愈來愈高。

  與此同時,中國核電人更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研發、創新,而具體成果,就是中國擁有完全知識產權、打破西方技術壟斷的「華龍一號」,以及2020年9月才完成研發的「國和一號」核電機組。

  據報道,這兩款核電機組都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而且曾汲取了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的經驗,加強了非動能安全措施,令它們在安全方面得到極大加強,其中的「國和一號」,發生嚴重事故的概率相比二代核電機組降低100倍,被內地傳媒形容為最安全的核電技術。

華龍一號及國和一號面世 中國核電更安全 

  其實中國核電從上世紀70年代起步,就一直強調安全,嚴控風險,從未發生國際核事件分級表2級或以上的事故。

  至於近期被傳媒接連報道的台山核電站的情況,官方已確認是一號機組有大約5條燃料棒包殻破損,佔總數6萬條燃料棒的少於0.01%,屬常見現象,亦不存在洩漏問題,這在分級表中只是0級,定義是「安全上無重要意義」,屬於不需要公開的案例,因此並不存在所謂通報不透明的情況。

  延伸閱讀:當代中國核電建設里程碑 「華龍一號」機組成功發電

「華龍一號」已走出國門,有望成為繼高鐵之後另一張「中國名片」。圖為福清核電站已投產的「華龍一號」機組。(網上圖片)

  反觀美國、前蘇聯(俄羅斯)、英國、日本、法國等核電大國,乃至加拿大、西班牙、比利時、巴西、阿根廷等國,以往都有過3級或以上事故,其中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是5級,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爾和2011年日本福島的核電站事故,更達到最嚴重的第7級。

  隨着安全系數更高的國產「華龍一號」和「國和一號」核電機組問世,「華龍一號」並已陸續裝備在多個核電站裏,可以預期未來中國核電安全還會再上一個台階。

  第一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2020年11月已在福建的福清核電站併網發電;它還出口到巴基斯坦和阿根廷,並有望落戶英國,成為另一張「中國名片」。

  截至2020年底,中國大陸商業營運中的核電機組共48台,總裝機容量近5,000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三,而在建機組裝機容量則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有外國傳媒推算,到了2030年,中國核電總裝機容量也會超越美、法兩國,成為世界之最。

  延伸閱讀:《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1》:我國在建機組裝機容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國的核電設備已從引進到國產化,再發展至整套出口。圖為核電機組的反應堆的壓力容器。(網上圖片)
1:52

感受「地面飛行」 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5至10年實現載客

全球首條600公里時速高速磁浮 20日在青島亮相

863計劃推動科技飛躍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由此而來

中國超級高鐵時速1000公里 或世界最快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用太陽能不分日夜 光熱發電是甚麼黑科技?

1:48

海風送綠電 細數中國海上風力發電「三個最」

1:46

世界第二大 白鶴灘水電站每年可減碳排放5100萬噸

2:19

乾熱岩發電是甚麼?它將改變中國能源格局?

1:59
當代中國-今日焦點-碳達峰碳中和|山東海陽核能供暖項目投產開拓減排減碳先河

碳達峰 碳中和|山東海陽核能供暖項目投產 開拓減排減碳先河

2030年「隔空傳電」供應地球 中國把太陽能電站建上太空

裝機容量世界第三 中國核電安全紀錄佳

「中國種不了榴槤」魔咒被打破!國產榴槤「樹上熟」 香甜飽滿不輸進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