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文化|馬桶與馬有無關係?

編輯︰紀小婷

  很多人以為馬桶是外國人發明的,其實不然,在中國歷史上,古人很早之前就開始使用類似馬桶的坐便器了。那麼馬桶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跟中國文化是否有什麼關係呢?

中國文化講究名諱 「虎子」演變成「馬桶」

  在古代,坐便器被稱為「虎子」。相傳西漢時期將軍李廣能騎善射,在射死一隻老虎之後,叫手下把坐便器鑄造成臥虎的模樣,以此來表示對於猛獸的蔑視,久而久之,坐便器就有了「虎子」這個名字。

  「虎子」在宮廷中很常用,但是到了唐朝,皇族的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中國文化中講究名諱,為了避諱,古人就把「虎子」改成了「獸子」或「馬子」,再往後,「馬子」又演化成了「馬桶」。  

  所以,馬桶與馬無關,而跟老虎有關!  

相關標籤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務得事實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態度認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們會讚美這人做事「實事求是」,是一位能幹可靠的人。

  在古聖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語句來形容,就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漢書 · 景十三王傳》,由顏師古作注而得出這優美的釋文。這句話意思就是務必尋求事實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這句話語原本出自《漢書 · 景十三王傳 · 河間獻王劉德》,劉德是西漢景帝第三子,被封為河間王。劉德修學好...

不貴於無過 而貴於能改過

  要成功,就要經得起挫折。古代很重視個人的修養,特別看重「錯而能改」。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有一句名句「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就是說一個人從來沒有犯錯固然值得欣賞,但更可貴的就是一旦犯了錯而能改過自新。

  在古聖言書中,不乏錯而能改的教導。除了王守仁外,有司馬光《資治通鑑 · 漢紀》中的「固不以無過為賢,而以改過為美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可以...

中國文化-紳士

趣讀中國文化|古代已經有「紳士」?

中國文化-鴛鴦

趣讀中國文化|鴛鴦竟然是兄弟?!

中國文化-白眼青眼

趣讀中國文化|白眼為何代表「看不起」?

中國文化-青絲

趣讀中國文化|頭髮為何叫青絲?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