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编辑︰纪小廷
导读
新中国成立75载,风雨兼程,沧桑巨变。“非凡75年”系列专题,梳理中国在科技、政经、文体、环保4大领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突破和发展。

  本文是科技篇第2篇文章,带你了解75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如何“从无到强”,一步步跻身航天大国。

 

非凡75年|建国初期 航天事业起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航天事业从零起步。1956年,中央根据钱学森的建议,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用于研究火箭、导弹技术,可视为国家航天事业的起点。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一曲《东方红》透过广播电台响彻神州,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中国又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该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两个里程碑事件,拉开中国航天的序幕。

当代中国-航天航空-回顾中国航天科技史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图为东方红一号卫星正进行组装工作。(网上图片)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国家提出“863计划”发展高科技,航天技术在七大领域中位列第二,开启航天科技腾飞的路程。

非凡75年|载人航天30年 建中国太空站

  90年代初,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世界主要大国竞相发展载人航天。美俄等16国联合建造国际太空站,中国却被排除在外。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决心独立自主建造自己的太空站。

  “三步走”的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1992年至2002年,中国用10年完成了4次无人飞行任务。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安全返回,成为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而中国则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国庆75年-中国航天-杨利伟01
杨利伟乘神舟五号围绕地球轨道飞行14个圈,期间除了展示中国及联合国旗,还以中英双语向地球及在太空的同行问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二步是实现飞行器交汇对接、建设太空实验室。2003年至2013年,中国10年间运行5次载人飞行,进一步完成了出舱活动、飞行器交汇对接等关键技术。2016年至2017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神舟十一号”太空人驻留30天,首次实现中期在轨驻留,意味着第二阶段圆满收官。

  第三步则是建设太空站。有了丰富的经验累积,2020年至2022年间,各项发射任务密集举行,用时两年就完成了太空站在轨建设。太空站完全独立自主设计,基本构型为“T”字型,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构成。它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好像一个太空家园,长期可容纳3名太空人生活工作、进行各种太空实验。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点项目之一。30年以来,工程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推动航天产业腾飞,并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大大促进科技水平提升。

  延伸阅读:定居太空第一步? 走进“太空之家”—中国太空站

国庆75周年-航天大国-中国太空站05
中国太空站基本构型为“T”字型,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构成,还可对接1艘天舟货运飞船及2艘神舟载人飞船,“三舱三船”组合体总重量接近100吨。(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非凡75年|深空探测 “奔月探火”叩问苍穹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人类走出地球、探索太空的第一步。90年代初,航天专家提出了探测月球的构想;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命名“嫦娥工程”,并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规划。

  “三步走”的里程碑事件包括: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抵达200公里的环月轨道,成功实现绕月飞行,完成第一步“绕月”。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首架月球车“玉兔号”在月面着陆并进行自动巡视勘察,完成了第二步“落月”。“玉兔号”在月球上“测月、巡天、观地”,设计寿命原本90天的它,超期工作3年多,取得月球浅表层地质结构、月基天文观测等科学数据。

国庆75年-中国航天-嫦娥三号02
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首架月球车“玉兔号”在月面着陆并进行自动巡视勘察,完成了第二步“落月”。图为“嫦娥三号”模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历经23天的旅程,将大约2公斤月球样品回到地球。至此,探月工程历时16年,圆满完成了“绕、落、回”的最后一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当代中国-中国航天-嫦娥采样
自动采样是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经受住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依托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样品采集机构,通过机械臂表取和钻具钻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球样品。(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探月工程圆满结束,登月及驻月工程紧随其后。根据规划,中国将于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40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并逐步发展建设多功能月球基地。

  需要补充的是,月球探测仅仅是深空探测计划的其中一部分。目前“天问一号”已成功探测火星,后续中国还将实施火星采样返回,并对木星、天王星等行星进行探测,向更远的深空一步步迈进。

  延伸阅读: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展开 向月球基地进发!

非凡75年|北斗系统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航天事业不仅能“飞天”,推动科技发展;亦能“落地”,为社会生活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人类利用太空科技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透过人造卫星进行通信、遥感、导航等等。

  上世纪90年代,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这两大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几乎垄断全球导航系统。当时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落后,且面对严密的技术封锁。逆境之中,国家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独立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2週年00
在北斗一号实验系统、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建成后,2017年11月到2020年6月,中国发射30颗组网星,建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使中国成为第 3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00年年底,“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7月;北斗全球系统建成,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系统的卫星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应用在不同领域。

国庆75年-中国航天-北斗短报文04
安装有北斗系统的终端设备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发送短信、报告位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例如在生活领域,北斗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可以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发送短信、报告位置,在地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交通及运输领域,不少汽车、船舶、航空器、农业机械,都运用北斗终端设备进行自动导航。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北斗系统发展历程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程及展望。(“当代中国”制图)

  星空浩瀚,探索无止境,中国航天不断发展,书写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壮阔历程,将来的发展亦令人引颈以待。

2:59

非凡75年·政经篇|新中国外交75年 从“一边倒”到“大国外交”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交通75年 从“基本靠走”到复兴号和C919

非凡75年·政经篇|社会民生“七个有”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社保体系

2:1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非凡75年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国策通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策通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

改革开放

拉萨是西藏首府,也是第一大城市

改革开放|为何有“北京路”“山东路”?援藏工程推进西藏发展

十四五规划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国怎样应对老龄化?

一带一路

2:05
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科普篇|让中国医疗“走出去” 健康丝绸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编辑推荐
2:38
中国式现代化

国策通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2:03

国策通识|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2:21

国策通识|什么是“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国策通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2:39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

国策通识|什么是五年规划?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策通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不同区域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因此,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国策通识|什么是“区域协调发展”?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30
中医药发展历程和成果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惠及全球人类 贡献中国智慧

2:47
近年,网剧、网文、网游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剧 网文 网游

冒失老师的用意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冒失老师的用意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红孩儿与小背包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红孩儿与小背包

沐猴而冠

  形容人虚有其表,没有真本领,可以用“沐猴而冠”这个成语。

  沐猴指猕猴。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楚汉相争期间,西楚霸王项羽率兵进入秦国首都咸阳后,屠杀城里的百姓,杀害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并且放火烧掉宫殿,然后带着到处搜括而来的珠宝和妇女要回故乡去。

  此时,有人跟项羽说:“关中这个地方,山河四面围绕,是天然屏障,土...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