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10-02
新中国成立75载,风雨兼程,沧桑巨变。“非凡75年”系列专题,梳理中国在科技、政经、文体、环保4大领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突破和发展。
本文是科技篇第2篇文章,带你了解新中国75年来,人们出行如何从“基本靠走”到骑自行车,再到乘搭科技领先的复兴号高铁。
非凡75年|1949年全国汽车仅5万多辆
新中国成立之初,无论交通网络还是交通工具都十分落后,全国能跑车的公路只有3万多公里,汽车也就5万多辆,数量还不及现今一个县,且多是来自外国的“老爷车”。
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1956年才出现,是“解放牌”货车,第一辆轿车(私家车)则是1958年的“东风牌”CA71,后者技术不成熟,产量很低。
铁路情况也差不多,1949年末全国能通车的2万公里铁路上,跑的都是老旧、落后的火车,速度慢,故障多。
1949年中国已有民航服务了,惟总共就几条航线,飞机寥寥可数,一般人别说坐飞机,可能飞机“真身”也没见过。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人口流动极少,多数人没有机会出远门,而城市里或乡里间的短途山行,大家“出门基本靠走”,“高级”一点就是人力车、马车、骡车。
非凡75年|70、80年代成“自行车王国”
那时中国大部份城市仍没有公共汽车,自行车(单车)虽然能够国产,但仍然珍稀,拥有一辆自行车已是“身份象征”。
自行车在中国普及要到上世纪60年代,至70、80年代,中国才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城市上下班时段自行车洪流滚滚,是很多代人的共同记忆。
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后,人们出行方式、使用的交通工具有明显改变,这与中国经济、基建和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
例如80年代后期,摩托车(电单车)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至90年代摩托车大幅抢占自行车市场。到了新世纪第二个10年,被称为“电骡”的电动自行车又兴起,把摩托车和自行车一并取代.....
或许很多人没留意到,在2024年初,中国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已达4亿辆之多,全球无出其右。
非凡75年|新能源汽车走入千家万户
另外,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可望不可及的家用轿车,在新世纪已走入千家万户,至2024年初,拥车中国家庭超过1.94亿。
必须一提的是,在政策和科技,特别是电池科技发展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新世纪飞速发展,成了很多家庭购车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还大量出口海外。
2023年底的数字显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突破2,0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量6.07%,当中76%以上是纯电动车;数字又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了全球超过六成。
延伸阅读:非凡75年·环保篇|5组数据解读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领先世界?
除了个人和家庭交通工具,中国的集体交通工具发展跨度也非常大。
80、90年代后,大小城市内交通日渐完善,公共汽车早已普及,全国还有超过50个城市建有地铁或其他轨道交通,上海、北京,湖南长沙和凤凰等地还有磁浮线。
非凡75年|高铁快捷舒适成出行首选
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际和省际交通,也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日趋方便。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在中国人跨地域出行是普通不过的事了,而大家首选的交通工具,亦从70、80年代老旧长途客车、挤得难以插针的“绿皮”火车,到90年代卧铺巴士、千禧年前后的高速公路豪华大巴,再变成如今快捷舒适的高铁。
有人说高铁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这未必准确,因为高铁早于1960年代已在日本面世,中国直至踏入21世纪后透过“市场换技术”方式引入;它不是中国的发明。
不过高铁在中国发展比任何国家快,却是无可争议的: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铁线京津城际2008通车,到2024年全国高铁里程达到4.5万公里,全球第一。
非凡75年|国产大客机2017年首飞
初期高铁线上跑的“和谐号”列车,是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此后中国经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列车已运行在神州大地上,还出口海外;它的各方面技术领先世界,部份型号运行时速可达350公里,让相距逾2,000公里的城市半天可达,改变人们地域距离观念。
中国亦正开发适用于城际和省际、时速600公里或以上磁浮铁路系统,一旦落实定将领先世界。
比高铁跑得快的还有飞机。中国在航空方面的发展是惊人的,既体现于目前全国有200多个机场、每日平均有逾万民航航班、每年逾6亿人次旅客运输量,更体现于中国能够自行研制先进客机。
国产客机必须提到150座级、最大航程超过5,500公里的C919,它有世界最先进的气动特性,在经济效益、舒适性等方面都有优势。
C919大客机于2017年首飞,至2024年中已有7架交付航空公司,执飞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多条航线,稍后还将有更多C919投入营运。
非凡75年|“空中的士”或2026年载客
中国亦在研发比C919载客量更大、航程更远的C929,预计未来数年便会首飞。
说到“飞”的交通工具,中国还即将有高科技“空中的士”(垂直起降航空器)投入实际使用。其中一间内地公司自由研发的“空中的士”可载5人,时速达到200公里,现已展开测试,可望2026年开始载人飞行,来往广东的深圳和珠海。
另外,因为中国地理环境,船舶受关注程度注定远不及陆空交通工具,但近年有例外,就是中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排水量逾13万吨的“爱达. 魔都号”;它已于2024年1月展开商业营运。
大型邮轮设计和建造技术要求高,是造船业“皇冠上三颗明珠”之一,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足以反映实力。
当然,大型邮轮更是旅游产物,它的发展方向与高铁、客机等公共交通公具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