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编辑︰莫利

  新中国成立75载,风雨兼程,沧桑巨变。“非凡75年”系列专题,梳理中国在科技、政经、文体、环保4大领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突破和发展。

  本文是政经篇第4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75年取得的成就。

 

 

非凡75周年|由积贫积弱到GDP世界第二

  现在,中国平均每1秒钟,就能生产一部汽车。

  平均每1分钟,就有7,945万元(人民币,下同)货物进出口。

  平均每1小时, 就有多达1,500多万件快递被寄出和签收……

  这样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在75年前新中国刚成立时,简直是难以想像。

  75年前的新中国,积贫积弱,百废待兴;75年后,中国已蜕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民众的生活水平,都与日俱增。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家十分贫穷落后,GDP只有123亿美元,位列世界77位。

  几十年过去,2010年超过日本之后,中国GDP连年稳居世界第二,不断实现跨越,到2023年已经达到126万亿元人民币。

  数额庞大的GDP,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之后,也依然能看到中国75年的惊人发展。

  1949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23美元,排在全球末位国行列;2023年,人均GDP已达到8.94万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7万美元)。

  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体现在中国人的收入、消费和日常点滴当中。  

75年来,由凭票购物到现金支付,由网络消费从到刷脸买单,中国民众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由凭票购物到现金支付,由网络消费从到刷脸买单,民众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图片来源:网上图片、视觉中国)

  194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49.7元,到2023年已经增长到3.92万元,比1949年名义增长近80倍(未扣除价格因素)。

非凡75年|建立完整现代工业体系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工业奠定的坚实基础。

  在75年前,从火柴到螺丝,从汽车到飞机,中国的工业都几乎是由零开始。 新中国成立之初,连一块钢铁、一块肥皂都要靠进口。

  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目前,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制造业第一大国,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经过75年的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机械、轻纺、医药等工业行业,不断由小到大。

  另外,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通信等一些新兴工业行业,也从无到有,产业结构逐步升级。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复兴号”高速列车、国产大型客机C919、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一批举世瞩目的大国重器见证中国工业发展;同时,在这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以华为、中车等为代表的领军制造企业。

  汽车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缩影。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开工建设,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下线。

  时光荏苒,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到了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均突破3,000万辆,中国连续15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这代表全球每卖出3辆新车,就有一辆是“中国造”。

上图为1958年拍摄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这里生产了第一批红旗轿车;下图为新能源汽车厂。
上图为1958年拍摄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这里生产了第一批红旗轿车;下图为新能源汽车厂。(图片来源:网上图片、视觉中国)

  而且,借助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换道超车”,中国汽车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非凡75年|外贸让世界看见“中国制造”

  中国工业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和支撑。

  1957年4月,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行,新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也令全球市场由此得以看见中国制造。

上图为1957年4月,第一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下图为2024年5月举办的第135届广交会。
上图为1957年4月,第一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下图为2024年5月举办的第135届广交会。(图片来源:网上图片、视觉中国)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75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推进,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折。

  1950年时,中国外贸规模只有11.3亿美元;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5.94万亿美元,增长超过5,000倍。

非凡75年|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注入新动力

  如今,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发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10%,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5G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正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并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75年时光,见证新中国经历沧桑巨变,取得惊人成就。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正继续步步向前,迎接新挑战,创造新奇迹。

  延伸阅读:中国“工业第一城”之争 上海首次被超越 这座城市凭什么?

  延伸阅读:进一步了解中国经济最新发展

相关标签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交通75年 从“基本靠走”到复兴号和C919

非凡75年·政经篇|社会民生“七个有”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社保体系

2:59

非凡75年·政经篇|新中国外交75年 从“一边倒”到“大国外交”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相关每周主题
新中国成立75年,逐步成为清洁能源冠军。

非凡75年·环保篇|中国何以成为“清洁能源冠军”?盘点3大成就

2:47
近年,网剧、网文、网游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剧 网文 网游

2:1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3:13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已取得了显着成就

非凡75年·环保篇|盘点中国污染治理4大领域成就

2:30
中医药发展历程和成果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惠及全球人类 贡献中国智慧

3:0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动车

非凡75年·环保篇|5组数据解读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领先世界?

非凡75年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国策通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策通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

改革开放

深圳特区45年

深圳特区45年|图说深圳改革开放史 从边陲农业县到国际大都市

十四五规划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国怎样应对老龄化?

一带一路

2:05
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科普篇|让中国医疗“走出去” 健康丝绸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编辑推荐
湖南长沙

高铁沿线游|畅玩长沙3大景点 北上“新蒲点”有何魅力?

肇庆5大好去处

高铁沿线游|肇庆不止七星岩和鼎湖山!5大好去处 领略岭南秀丽山水

盘点香港出发高铁沿线三大热门城市 这些美食必打卡

张家界西长途线

高铁沿线游|全新张家界西线景点推介 探寻湘西山水风情

睡一觉抵京沪!京港沪港高铁动卧开通 有这4大优点

广东潮州5个必去景点

高铁沿线游|广东潮州5个必去景点推荐 慢活乐游千年古城

汕头南澳岛

高铁沿线游|短线游之选!汕头南澳岛 打卡天涯海角无敌美景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30

非凡75年·文体篇|全民健身 全民健康!8亿中国人每周做运动

台湾问题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台湾问题是一根高压电线 欧洲勿轻视

中国科技
张维为

张维为:中国已成西方眼中科学超级大国

沉默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预测中国经济增长 不能忽视这种诡异的“沉默”

1979年3月22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中国价格改革

中国开始改革价格体制

埋单与买单

  在香港食肆尤其大排档用膳完毕后,客人会大喊伙计“埋单”,伙计会走到餐桌前“埋数”,点算吃了食物的数量,然后写下一张“单据”,让客人走到柜台付帐。“埋单”这广东词汇未几进了内地,演变成“买单”一词。

  “埋”有收拢、靠拢的意思,所以颗计会走到餐台前点算杯盘,“埋单”就是把消费的帐单收拢在一起,最后结帐。“埋单”有“执埋”以及“开单”两重意义。文学家刘以鬯所著小说《酒徒》(1962)亦多次用上此语:“我吩咐伙计埋单。”

  “埋单”的书面语是“结帐”。内地本来没有“埋单”一词,但由于“埋”跟“买”...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