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0-11
农历九月初九,被称为“重九”,又因为古人以“九”为阳数,所以这天被叫作“重阳”。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最大的数字,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早在西汉时期,宫廷就有过重阳的风尚,在这天举行活动祈求长寿。到了当代,重阳节仍是祭祖敬老的重要节日,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蓬饵(即重阳糕)的习俗也流传至今。
重阳节登高望远 饮菊花酒避疫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最脍炙人口的就是桓景的故事。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期,汝南县出现一只引发瘟疫的妖魔,当地人桓景的父母因此病故。桓景于是拜在仙人费长房门下,不懈修炼,势要除魔。
某日,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带来瘟疫的妖魔会再次降临你的家乡,可教家人缝制布囊,内盛茱萸,系之臂上,届时登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
桓景依言行事,果然,妖魔闻到茱萸香和菊花酒气,不敢上山接近众人。桓景便立即冲下山和妖魔搏斗,最终把妖魔杀死。从此,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避疫,饮菊酒、插茱萸的风俗就流传下来。另外,又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现今人们会在此日进行祭祖与敬老崇孝的活动。
重阳时节,正是菊花怒放之时,文人便将九月称为“菊月”。“菊月”除了要登山赏菊,还要饮用酿制的菊花酒。全因秋冬之时,百花残败,唯独菊花茂盛,于是被视为是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酿造的美酒,也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故每逢重阳,古人以菊花汁加上中药材如当归、枸杞等酿酒,留待明年再喝,今年则饮用上一年酿制的菊花酒。
重阳时节蟹肉肥 最是鲜美时候
俗话云:“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秋天本是食螃蟹的季节,重阳前后更是最佳时候。这时的螃蟹已经熟透,脂满膏肥、肉厚肥嫩,为一年之中最鲜最美,再搭配清甜的菊花酒,便成一顿美食盛宴。
延伸阅读:食蟹文化(上)|比起味道 秋天食蟹古时另有一番意义
九九重阳吃花糕 步步高升好意头
重阳要登高,但中国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高”可登,于是古人就由“登高”一词想到了“吃糕(高)”,以食用糕点代替爬山,同时也有着步步高升的吉祥喻意。
这种专在重阳食用的糕点,被命名为“重阳糕”,古时叫作“蓬饵”,又被称为花糕、菊糕、五色糕等等。这款糕点没有一个统一食谱,因地而异,制法较为随意,但大多数都会以米粉、果料作为原料。
为了美观,市面上的重阳糕大多都是五颜六色的,糕面插上五彩小旗,再洒上一些桂花或香菜叶;中间则夹有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仁,又或是杏脯、乌枣之类的蜜饯。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总在应节食物中传承传统文化,就像重阳美食承载了人们追求长寿、祈求家人健康的美好愿望,已经不单止是节日美味,更是一种心情的表达。
延伸阅读:西安城墙|战争与和平 千年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