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7/10/2021
俗話說,中國歷史,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自西周以後的2,000年裏,曾有13個王朝在西安建都,留下無數歷史古迹,包括地標建築——西安城牆。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城牆之一,千年以來,作為古城守護者,西安城牆見證了歷史變遷,曾幾度毀於戰亂,又多次重建復原,牆上至今留有斑駁的痕迹。如今戰火遠去,燈火長明,站在西安城牆上,俯瞰美麗的城市風景,令人慨歎和平的來之不易。
以唐城牆為基礎 建於明朝的西安城墻
現在看到的西安城牆,始建於明朝初年,有「隋唐骨、明清衣」的說法,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被視為西安的文化符號。
古城牆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超過13公里,高12米,約有4層樓那麼高,頂層鋪設三層青磚,十分寬闊,甚至可以跑車。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西安城非常重視,認為「天下山川,惟秦地(關中平原一帶)號為險固」,甚至一度想將首都從南京遷至西安,雖然最終未曾遷都,但讓次子朱樉駐守西安,並於1374年開始,以唐朝長安城牆為基礎,修建西安城牆,歷時8年建成,其後曾經過多次改良和擴建。
西安城牆:守衛西安的最後一道防線
西安城牆主要以夯實的黃土、青磚砌成,相傳以糯米漿作為黏合劑,因此異常堅硬牢固;與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角樓、垛口、敵台、甕城等設施,組成了一個嚴密而完善的軍事防禦系統:護城河及吊橋可以控制進出城市的通道;高聳的角樓可以觀察敵軍的動態;近6,000個垛口、98座敵台,可以供士兵藏身、瞭望及向攻城者射擊。
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裏,西安城牆肩負着抵禦外敵的責任,是守衛西安城的最後一道防線,亦見證了這座古城的歷史變遷。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打西安時,1911年辛亥革命時,近代北伐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西安城牆曾幾度遭戰火摧毀,雖然歷代多次進行修葺,仍留下千瘡百孔。
1980年代的調查報告顯示,整座西安古城牆共有14處斷面;外牆有數平方公里的城牆磚損壞、脫落;護城河被填埋,城牆原有的排水系統癱瘓;98座敵台和4座角樓被完全摧毀。當局於1983年開始對城牆進行大規模修復,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18座城門名字 反應時代特徵
如果說,西安城牆是一本史書,記載着千年古都的滄海桑田,那18座城門,則可以說是時代密碼。最古老的4座城門分別叫做:長樂、永寧、安定、安遠,表達古人對和平、安定生活的祈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闢的「中山門」、「玉祥門」、「勿幕門」等,皆以當時革命先行者命名。1949年後開闢的各個城門,則以和平、建國等命名,有鮮明時代特徵。
如今,西安城牆已不再擔負防禦功能,而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登上西安城牆,磚塊上的斑駁痕迹,與城樓下的繁華街景,古今交映,令人慨歎。
延伸閱讀:西安大唐不夜城 動靜皆宜的文化之旅
延伸閱讀:西安W酒店 古今交織的建築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