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多少「中國星」?在軌「空間基礎設施」衛星就超300顆

編輯︰紀小廷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歷經50多年的發展,目前在軌穩定運行的「空間基礎設施」衛星有300餘顆,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衛星遍布地球上空,構建成「天地一體化」基礎設施體系,在經濟、民生、社會等方方面面服務國家及民眾。

3類衛星 構建中國「天地一體化」基礎設施

當代中國-航天航空-回顧中國航天科技史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火箭搭載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航天科技發展史上意義重大。(網上圖片)

  近日,由國家航天局、聯合國外空司共同主辦的「聯合國/中國空間探索與創新全球夥伴關係研討會」在海南海口開幕,媒體在本次大會上獲悉相關數據。

  據悉,中國「天地一體化」的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進展,目前在軌穩定運行的空間基礎設施衛星有300餘顆,居世界第二位;以衛星通信、遙感、導航為主體的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已經形成。

中國衛星300多顆-北斗衛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並列世界4大衛星導航系統。(圖片來源:Getty))

  應用衛星主要分為3大類,即上文提到的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

  通信衛星,可用來提供通信、廣播電視、數據傳輸、數碼寬帶等服務,「東方紅」系列就屬於通信衛星,另外還有「中星」、「亞太」、「天通」等系列。

  遙感衛星,也是對地(球)觀測的衛星,以「高分」、「風雲」、「資源」、「海洋」等系列為代表。其中「高分」是對地觀測系統的重要設施,而「風雲」就主要服務於氣象觀測。

  導航衛星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北斗衛星。今年是中國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兩周年,在全球超120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為使用者提供定位、導航、授時,以及短報文服務。

  延伸閱讀:北斗 高分 實踐......中國衛星名字你弄明白了嗎?

中國遙感衛星逾200顆 實現每日1次全球覆蓋

中國衛星超300顆-高分七號
「高分」系列是中國對地觀測系統的重要設施,圖為高分七號衛星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影像,可見其清晰程度很高。(網上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300多顆在軌運行的空間基礎設施衛星中,200多顆屬於遙感衛星,數量居於世界前列。

  如前文所提及,遙感衛星是指利用遙感技術和遙感設備,對地球進行同步觀測的衛星,簡單地說就是給地球拍照,獲取相關影像和數據。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趙堅介紹:目前16米解析度的中等解析度衛星,可以實現每天對全球一次覆蓋;1米解析度的衛星,每5個小時就能夠對世界任意地區進行成像。

  延伸閱讀:衛星和耕田有關? 中國第一顆精準農觀測衛星「高分六號」

中國遙感衛星 開放數據協助「一帶一路」國家

長征八號一箭22顆衛星01
中國衛星發射能力日益提升。2022年2月,長征八號成功將22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創造了中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圖片來源:我們的太空@微博)

  除了服務本國,中國對於對外援助亦非常重視。

  「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約有70%的國家和地區對數據資源都比較貧乏,需要得到數據支援。

  11月21日,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台正式開通,平台聚集高分衛星、民用航天科研衛星、國際合作衛星、氣象衛星、海洋衛星等30多顆衛星數據資源。其中,平台國際版就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衛星數據和產品服務。

  趙堅介紹說:衛星本身就是在全球進行運行的,可以很方便獲取世界各地的影像數據。因此中國這些空間數據,可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服務,造福各地發展。

相關標籤
創科博覽

創科博覽2022|一文看清 國家級明星展品 有哪些亮點活動?

江澤民

江澤民逝世|享年96歲 「三個代表」思想獲寫入黨章

上海高架橋「轉身」

刷新世界紀錄|190米長1.58萬噸重 上海高架橋如何毫米級「轉身」 ?

長江口二號

150年後重見天日!「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出水 中國水下考古里程碑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外籍人士支付指南

中國推出外籍人士支付指南 如何用信用卡?移動支付不必登記個人資料?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