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6/11/2021
在2022北京冬奧張家口賽區,有一個巨大的銀色「雪如意」聳立在雪地當中,非常引人注意,它就是極具辨識度的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從外形上看,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輪廓採用了中國傳統元素,建築結構則充滿現代感,設計充滿巧思;從功能上看,這裏是全球目前最先進的跳台滑雪場地,共承擔北京冬奧8個小項的比賽,未來更會打造成為當地的地標建築,成為旅遊度假勝地。
承辦北京冬奧8項賽事 「雪如意」設計新穎功能先進
在北京冬奧張家口賽區中,最吸引眼球的建築莫過於被稱為「雪如意」的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館如其名,整個建築的輪廓就仿似一個巨大的如意,放置在崇山峻嶺之中。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主要由位於山頂的頂峰俱樂部和位於山腳的看台,以及2條比賽雪道組成。這兩條賽道一條為大跳台賽道,另一條為標準跳台賽道,高低落差分別在136.2米和114.7米。根據防風的需求,賽道兩側邊緣並不完全對稱。賽道南側還設置了纜車,在裁判塔和熱身區設立了兩站,裁判和運動員可以乘坐封閉式纜車上山。
這座「雪如意」不單是中國第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台滑雪場地,同時也是領先國際的滑雪場地:它擁有當今世界最長的跳台滑雪賽道,而且是首個在賽道頂部出發區設置大型懸挑建築物的跳台滑雪場。
在北京冬奧期間,這裏主要承辦跳台滑雪和北歐兩項這2個分項的8個小項比賽,一共產生8枚奧運金牌。
延伸閱讀:北京冬奧|滑雪跳台活化工業遺產 「一台多用」兼具力與美
北京冬奧建設難度之最「雪如意」施工極具挑戰
一個宏大體育場館落成的背後,少不了大量工作人員的辛勞付出,據北京冬奧組委介紹,「雪如意」由選址、征集方案,再到建設都極具挑戰,堪稱是北京冬奧張家口賽區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
首先因為跳台滑雪運動的特殊性,比賽場地最忌諱有橫風吹過,這樣會對運動員的飛行動作造成影響。為了找到合適的場地,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團隊沿著北京方圓200公里,「地毯式」搜尋合適的山地,經過重重篩選,最終才選址張家口市的崇禮區。這裡的山呈現碗狀形態,可以將賽道包含在山谷裏,就減弱了風對運動員的干擾。
地址確認後便是場館的設計方案,2017年,北京冬奧組委牽頭開展古楊樹場館群國際設計方案徵集活動,再將收到的方案交由清華大學設計團隊進行整合,才形成場館場地設計的雛形。
在收到的超過200個方案中,出現不少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例如燈籠、長城、博古架等等,但由中國文化元素轉變成為體育建築並不容易,清華團隊最終敲定了更契合滑雪跳台輪廓設計的「如意」形象。
開始建設後也並非一帆風順,「雪如意」在建設初期就經歷過一次重大調整。在2018年6月,國際學聯專家前往張家口考察場地,並提出場館建築角度應該作出調整。於是,「雪如意」由當初的朝東偏南30°,改為現時面向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所在山谷的方向,這樣運動員在進行飛行動作時,視野會更加開闊,甚至可以望見遠處的長城遺址。
場館朝向確定後,「雪如意」建設又面臨新的難題,就是建設物料的運輸。由於滑雪賽道架設在山體的上方,最高處達到30米,坡道最大37°,建築材料的水平和垂直運輸都有很大難度,智能選擇塔吊傳塔吊的方式完成,效率大打折扣。
「雪如意」建設難度最高的,還屬「如意」最高處的頂峰俱樂部。頂峰俱樂部建築主體前端懸挑高度37.5米,外徑達78米,內徑40米,可以進行作業的面積非常狹小,因此建設隊伍要用39根鋼桁架作為臨時支撐,才能將超過1,600噸的鋼材進行吊裝和焊接,最終建設者也是經過多番論證,克服施工難題,才將這特別的設計完整呈現。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雪如意」作為國際級跳台滑雪場地的先進性。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中方邀請了不少世界頂級專家提供指導,其中跳台的坡面曲線,就由國際雪聯跳台建設委員會主席Hans-Martin Renn親自操刀,助滑道設備則由斯洛文尼亞的助滑道設計領域專家負責。
由於北京冬奧跳台滑雪比賽多在夜晚舉行,因此「雪如意」的燈光設備需要經過特別設計,15根大型燈柱可以發出1,600勒克斯的高亮度光照,確保即使在夜晚,場地及周邊也「亮如白晝」,滿足到比賽和賽事轉播的明度要求。
延伸閱讀:北京冬奧|央視AI手語主播亮相 助聽障觀眾「智」聽賽事
北京冬奧綠色先行 地標「雪如意」打造旅遊勝地
與北京冬奧其他競賽場館一樣,國家跳台滑雪中心也考慮到奧運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但由於跳台滑雪屬於難度較高的運動,在大眾中普及度低,所以「雪如意」未來會變成一個地標性建築,主要提供運動、休閒和旅遊的功能。
根據規劃,「雪如意」會繼續舉辦高水平的國際級別跳台滑雪賽事,同時也衍生出一些其他用途,例如在賽道兩邊可攀爬的樓梯上開放極限旅遊項目,在頂峰的出發區舉辦會議展覽,甚至是在夏季成為音樂會場地等等,打造極具特色的滑雪小鎮,充分發揮旅遊觀光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