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彈頭 射程1.4萬公里 東風-41令美國如坐針氈

編輯︰許可

  熱衷散播「中國威脅論」的美國傳媒,2021年又有「傑作」,《華盛頓郵報》聲稱,中國在甘肅興建逾百發射井,以部署東風-41戰略導彈。雖然這則遙言馬上被「打臉」,因為所謂發射井原來只是風力發電機基座,但事件已令這款攜能帶10彈頭、射程1.4萬公里,令到美國坐立難安的導彈再成焦點。

核反擊主力 東風-41為鎮國重器

   東風-41導彈的研發要追溯到1984年。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中,中國仍要面對嚴峻的戰爭威脅,急需新一代核武作為戰略安全的「鎮國重器」,但在解放軍「三位一體」(陸基戰咯導彈,潛射導彈和戰略轟炸機)核力量中,海基和空基底子相對薄弱,所以陸基的戰略導彈成為重點,這就是東風-41的背景。

  與此同時,中國早在研發出原子彈後,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因如此,為了能在敵人第一波核打擊後存活並展開反擊,新一代戰略導彈必須能機動靈活部署,這也是對東風-41的硬性指標。

解放軍的空基核力量一向薄弱,即使現役最版本的轟-6轟炸機,也沒法執行洲際行動,戰略威懾力與東風-41不在同一層級。(圖片來源:getty)

  經過長期攻關,專家們解決了諸如燃料、制導等技術難關,東風-41導彈在2012年7月首次試射,之後它又多次進行測試,至2017年正式服役。在2019年國慶閱兵,東風-41以壓軸出場的姿態首次公開亮相,向世界宣示它已形成戰力,並表明其在解放軍的絕對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東風-41為3級固體燃料設計,全長約16.5米,直徑大約2米,重約65噸;它射程超過1.4萬公里,也就是從中國中部發射,能覆蓋全球幾乎所有戰略目標,包括歐洲和美國全境。

無法判斷彈頭彈道 東風-41難攔截

  有報道指出,東風-41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相當於時速超過3萬公里),即使算上發射和爬升的過程,從中國發射30分鐘內即可飛到紐約。

  更值得注意的是,東風-41能攜帶多達10個分導式核彈頭。分導式彈頭是指導彈的母彈頭有制導能力,可在不同高度,以不同彈道,向不同目標發射子彈頭。這種設計的優點是突防能力強,因為敵方無法判斷每個分導彈頭的彈道和攻擊目標,難以攔截,這也是美國坐立不安,甚至神經緊張的原因。

  延伸閱讀:東風-41投射多彈頭毀傷和突防能力提升

美國致力打造陸基中段反導(​ GMD)系統,以防禦洲際彈道導彈,但它未必能應對有10個分導彈頭的東風-41。圖為美軍試射GMD的標準3型導彈。(圖片來源:AP)

  事實上,裝上分導式彈頭的導彈殺傷力亦更強。據專家計算,如果1顆100萬噸當量的單彈頭對目標的摧毀能力為1的話,將3顆只有20萬噸當量的彈頭在一定範圍內均勻分布,其摧毀能力卻可達到1.03。有美媒曾報道,一枚東風-41能摧毀美國3座城市,這明顯是炒作,但也反映東風-41有足以令任敵人忌憚的威力。

  此外,在攜帶分導式核彈頭的情況下,東風-41打擊精度仍能達到100米,這雖然與巡航導彈的米級精度有很大差別,但對核武的威力而言,100米誤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為東風-41建發射井有違軍事常識

   方才提過機動靈活是東風-41的設計硬指標,所以這款導彈除了能部署在傳統的發射井外,亦可以由發射車或火車搭載,沿公路和鐵路機動轉移。它據報還是「無依托發射」,也就是能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展開攻擊,更難以被偵察追縱。

  「無依托發射」屬新一代導彈技術,以往的彈道導彈就算可以用發射車機動轉移,但必須在地面經過加固的指定陣地才能發射,這就令它被偵察或摧毀的可能性增加。當然,更「原始」的發射井陣地完無法轉移,即使經過掩飾隱藏,也不易逃過間諜衛星的監視。

東風-41有公路版和鐵路版,其中鐵路版被軍迷稱為「末日列車」。圖為網民拍到疑似東風-41的鐵路運輸車。 (網上圖片)

  有專家指出,東風-41最大生存金錢就是機動性,所以火箭軍要為它興建百個多發射井,顯然是沒必要,也不切實際,美媒的報道不單是為炒作而炒作,更有違反軍事常識。

  事實上,在發射井部署只是東風-41的一個選項,並不等於它就一定會在發射井部署。目前解放軍使用發射井的現徧戰略導彈,可能只有東風-5系列,而且數量應該有限,但這是後話。

  延伸閱讀:射程5000公里覆蓋第二島鏈 東風26導彈專打航母

內地官媒近年多了關於東風-41的消息,包括其射程等資料,有軍迷認為,東風-41之能局部「解密」,或顯示軍方已在研發更新型導彈。圖為東風-41在2019年國慶閱兵首次公開亮相。(圖片來源:AP)

風電場變導彈基地未夠趣?還有土樓「變」發射井

美媒評選全球百強軍工企業 中國7間上榜

捕捉稍縱即逝戰機 無偵-8成航母獵人

中國第二款隱形戰機 FC-31要上航母?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