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6-13
時隔24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面積最大的1號坑,在2009年6月13日進行第3次考古發掘。
此次發掘除了首次發現2輛前後相鄰的四馬戰車之外,亦發現個別陶俑身上殘存彩繪。
考古發掘啟動儀式在當天下午1時許舉行,秦俑博物館考古隊領過國家文物部門頒發的「發掘證」後,正式開展了發掘工作。
經過深入考察,考古團隊當天有3大重要發現,其一是發現青銅箭頭,其二是發現彩色武士俑,其三是發現2輛距離非常近的四馬戰車。
考古人員在一尊戰士陶俑身上發現了棕褐色漆皮,可能存在彩繪的殘留。另一尊鎧甲武士俑保存更為完整,甚至連頭髮亦清晰可見,它們之中還留着漂亮的八字胡。
考古人員亦發現在武士俑的瞳孔、髮帶邊上都沾染了一些色彩,這與脫落較嚴重的另一邊臉相比,更顯突出,表明此處有可能存在大規模的彩色兵俑陣。
另據時任秦兵馬俑博物館副館長曹瑋介紹,新發現的2輛四馬戰車「親密無間」,這種情況在兵馬俑考古史上還是首次。
據悉,此次發掘最終將1號坑北部從東向西完全貫通,發掘修復完成後,1號坑展示的兵馬俑將較以前增加1倍以上,並有望揭開部分未解之謎,諸如1號坑中到底有沒有將軍俑、坑中軍隊陣的排列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