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4/05/2022
中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南极,至今使用了4代考察船;从最初“临时拉夫”、抗冰能力欠奉的“向阳红10号”,到目前世界顶尖、能双向破冰的“雪龙2号”,她们见证了中国极地科考的发展。
第一艘极地考察船没抗冰破冰能力
中国对极地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了太多。以南极来说,西方从17世纪后期就开始探索这片神秘土地,且从未中断。
1959年,美、苏等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约束各方在这片最后净土的活动,例如规定南极只用作和平目的、冻结领土主张等等。而中国虽然1971年已恢复联合国席位,并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却长期是南极的“旁观者”,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才成为该条约缔约国。
惟缔约国只能算是“外围会员”,因为在相关会议中,只有“协商国”才可参与讨论实质内容和参与表决,而成为协商国的条件,是这个国家必须曾独立开展南极考察,并在南极地区建立常年科考站,当时的中国未达到要求。
要突破窘境,也为了科学研究,中国决定尽快派出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并在南极圈外的乔治王岛,建立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
当时的现实是,中国除了欠缺极地考察经验和相关设备,适合远征南极的交通工具也欠缺。为此,当局只好“临时拉夫”,由曾运行航天科研任务的“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以及海军的J121打捞救生船,合组南极考察编队。
这两艘船没法破冰、抗冰,根本不具备冰区航行能力,大家只能依仗“向阳红10号”的1.3万吨体型,趁着南半球夏天,尽量向南极方向前进,个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极地号”由芬兰二手杂货船改装
后来大家都知道,中国第一次南极科考的队伍在1984年11月出发,过程虽然惊险,却总算完成目标。但任务中曾经驶近南极半岛水域、刚刚触及南极圈范围的“向阳红10号”,已因恶劣天气和海况致船身受损;该船修复后再没用于极地科考。
第一次南极考察之后,当局1985年从芬兰买入一艘有抗冰能力的8,000吨级二手杂货船,再自行改装。该船随后更名“极地号”,成为中国第二代极地考察船。
1986年,“极地号”首赴南极,圆满完成中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大陆东部的中山站建设任务,之后她又参与了5次南极考察,直至1994年退役。
事实上,随着中国科考向南极腹地推进,属于货船设计、且船龄已大的“极地号”,面对高纬度的严重冰情也力不从心。
要知道抗冰和破冰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前者只可以在浮冰海面航行,不具备在冰封海面开拓航道的能力;以“极地号”作为极地科考船,只是当时国力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接下来,大家较熟悉的中国第三代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出场了。该船由乌克兰建造,原设计为运输用途破冰船,1993年完工后被中国购入改装成极地考察船,翌年首次开赴南极。
“雪龙号”曾参与极地营救行动
“雪龙号”排水量超过2万吨,能以1.5节(约每小2.78公里)航速连续冲破1.2 米厚的冰层,可以更深入极圈,受到的限制较少。
她的设备也比“前辈”好得多,能搭载直升机配合任务,又设有大气、水文等数据处理中心,以及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生物、地质、气象等一系列科学考察实验室,让中国的极地考察更专业化。
截至2022年,“雪龙号”已参加了30多次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
说到“雪龙号”,不能不提她曾参与的国际性营救行动。2013年12月24日,一艘载着澳洲(澳大利亚)、英国游客的俄罗斯考察船,被困在南极海域,情况危急。
接到求救信号的“雪龙号”和其余两艘破冰船马上赶往营救,但率先赶到的“雪龙号”因为现场冰层太厚,一度无法靠近俄罗斯考察船,几经周折至翌年1月2日才派出直升机,分批把该船52名乘客转移到安全地方。
成功救援后,“雪龙号”自己却一度受困于浮冰之中,一度险象环生。直至1月7日,她才因应冰况行动突围,安全驶到清水区,为营救行动画上圆满句号。
据报道,“雪龙号”营救游客的故事将被拍成电影。
另外,2014年3月马航MH370在南太平洋失踪,正在澳洲珀斯补给的“雪龙号”马上赶赴相关水域,加入搜救行列。
极地考察船进入“双龙出海”时代
踏入21世界,中国已在南极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4座南极科考站,北极则有黄河站,在罗斯海沿岸的第5座南极科考站也预计2022年完工。单单一艘“雪龙号”,已难满足快速增长的科考需求。
为此,中国决定自行建造一艘更先进的破冰船作为极地科考船,这就是2017年动工、2019年交付使用的“雪龙2号”;这亦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大型破冰船。
“雪龙2号”排水量虽然只有1.4万吨,却凝聚了科技,是全球设备最先进的极地科考船之一。更重要的是,她能双方破冰,且破冰能力远胜“雪龙号”;破冰能力的突破,会直接带来极地科考作业模式的改变。
2019年10月9日,“雪龙2号”首次开赴南极,还于11月和“雪龙号”组队,一起破冰前行,向中山站进发。
“雪龙2号”和“雪龙号”极考察船同时服役,进入“双龙出海”时代,大家可以预期,中国极地科考肯定会加快脚步,并将走向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