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极建高科技菜园 每天收获1公斤新鲜菜

编辑︰言嘉庸

  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人对种菜的向往,哪怕在漫天飞雪的南极科考站——最低温度达零下36℃,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左右,也冻不住中国人种菜的决心。

  中国科考队在长城站和中山站建设了专业化的温室蔬菜大棚,种植出生菜、白菜、黄瓜等蔬果。通过无土栽培技术,如今每日能产出约1公斤新鲜蔬菜,让南极科考工作者实现“蔬菜自由”。

中国在南极建专业温室大棚 随行队医兼任“菜农”

 

  在天寒地冻、寸草不生的南极,粮食和蔬菜不可能自给自足。中国南极科考队的食品主要由极地考察船“雪龙”号运送,它一次能运送上千吨生活物资,当中也包括便于保存的蛋类、新鲜蔬菜、脱水蔬菜、米面、罐头和速冻食品等。

  惟新鲜蔬菜难以长期存放,“雪龙”号一来一回成本太高,无法频繁运送蔬菜。南极中山站总厨曾坦言,在南极,蔬菜的价值要远远大于鱼翅燕窝等珍贵食物。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1
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员随“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长城站等地运行科考任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早于2004年,中国就在科考站温室裡以无土栽培方式,培育了豆芽、豌豆苗、萝卜苗3种蔬菜,但只有在有队员过生日和节庆期间才舍得吃这些新鲜菜。

  2014年后,科考队建设了专业化的温室蔬菜大棚,种植出生菜、白菜、黄瓜等近20种蔬果,被外界评价为“白色荒漠上的一片绿洲”。2016年,中山站建设了专业化的温室大棚,面积超过100平方米,除了能满足日常所需的食用蔬菜,还有一些观赏性的绿植。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2
蔬果提供主要的维他命、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对保持身体健康至为重要的营养素。新鲜蔬菜在南极成为了一种奢侈品。(网上图片)

  南极科考相当艰苦,大家可能会疑问,谁负责在南极种菜?答案是队医。在科学考察期间,队医的角色相当重要,要负责为数十名队员提供医疗保障,还要承担医学科研任务,同时负责管理蔬菜房,他们既是医生也是“菜农”。

  江西上饶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王征、四川成都西区医院的外科医生唐铭骏、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胡淼,就曾先后在2014年至2019年加入南极科学考察队,成为中山站或长城站驻站医生,同时并负责种菜。

  王征医生在日记中记载过他在南极中山站如何培植蔬菜:“早安起床后到蔬菜温室实验室,检查自控系统是否正常,地面有没有漏水。早饭后,采摘蔬菜并送到厨房,上午和下午检查看看是否有需要更换的蔬菜,看情况播种新的种子……”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3
胡淼是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站的随队医生,是一位“资深级菜农”。他利用通风、湿度、温度、人工光源等调节增高各种蔬菜产量。(图片来源:同济大学@微博)

  受新冠疫情疫情影响,胡淼医生在长城站一次性驻留了540天。在他担任后勤保障期间,蔬菜温室一年多内共收获了323公斤叶菜、117公斤果菜。同行的赵君勇医生更透露,通过无土栽培技术每日能产1公斤蔬菜,以保障队员们的营养均衡。

  延伸阅读:用太阳能不分日夜光热发电 是什么黑科技?

南极种菜有“高科技”加持 吸引外国科考队员“黐餐”

  实现“蔬菜自由”并不容易,蔬菜要在南极生长,得益于高科技的支持。

  极地太阳光照非常有限,室内采光也会严重不足。为提高采光效率,温室大棚的采光材料选用了中空的透明塑料板,和飞机的舷窗是同种材料,透光率高达90%。当出现极夜或者照明条件不佳时,室内LED植物生长灯启动,可自动调节每日照明时长,满足植物生长及光合作用的需要。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4
为获取最大产量,温室大棚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叶菜类,优点是可食用部分占比高、生长速度快、周期短,另外一部分则是果菜。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的温室菜园。(网上图片)

  此外,通过营养液可提高植物的吸收效率。温室大棚配有自动化灌溉系统,每隔一个小时自动为蔬菜注入营养液。同时采用“人工补暖”的方式提供暖气,满足植物生长环境温度的需要。当房间湿度低于70%时,加湿系统还会向房间内喷洒水雾。

  值得一提的是,采摘蔬菜也有严格的标准,以免造成浪费。比如白菜和生菜要长到15厘米以上才能采摘,否则会影响生长。黄瓜则要长到15厘米左右采摘,超过了15厘米还不采摘,也会影响其他黄瓜的正常生长。

  有报道指,中国的“南极菜园”走红后,不少外国科考队员都特意前来“蹭饭”,品尝在南极种出来的新鲜果蔬。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5
国外科考队员和中国队医王征在南极蔬菜实验室的合影。(网上图片)

中国南极科考逾40载 建5大科学考察站 

   极地的地理位置独特,是了解地球气候变化最理想的地区。南极冰川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气候,到南极科考能增加对南极地区物种、气候、矿藏、自然规律以及地球历史等的的了解,更加科学的保护南极。

  中国的南极科考始于1980年,中国派遣两名科学家首次赴澳洲的南极凯西站考察。及至1985年,中国在南极大陆上建成首个科考站——长城站。此后中国开始一年一度的南极科考,陆续建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未来还将在罗斯海近岸建成维多利亚常年站。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6
建设科学考察站有助于南极科考纵深拓展,提升中国科考水平,从而推动南极国际合作,保护极地环境。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图片来源:Getty)

  延伸阅读:中国“天眼” 看穿百亿光年 探外星文明

  延伸阅读:潜入万米深海“奋斗者号” 征服地球第四极

相关标签
2:11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北斗系统短报文

中国北斗导航“独门绝技” 短报文让人们永不失联

2:19

干热岩发电是什么?它将改变中国能源格局?

1:55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脑波火车

用意念驱动“脑波火车” 脑机智能技术列中国脑计划

中国科技|高超音速武器摇篮 中国超级风洞领先世界30年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相关每周主题

从“向阳红10号”到“雪龙2号” 四代考察船见证中国极地探索

1:48

极地科考船人性化设计 “雪龙2”Wi-Fi全覆盖 菜式不重复

第一艘国产极地考察船 “雪龙2”双向破冰全球独有

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长城站 南极拓荒者郭琨

秦岭站

中国南极新考察站开站 命名“秦岭”有两大考虑因素

2:05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

中国在南极建高科技菜园 每天收获1公斤新鲜菜

「中国种不了榴莲」魔咒被打破!国产榴莲「树上熟」 香甜饱满不输进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