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娛樂邁向國際 雜技成中國文化大使

撰文︰華思齊

  雜技,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精粹。改革開放後,中國雜技團率先走出國門,高超技藝揚威國際;甚至國家領導人外訪,也要帶同雜技團出行,擔當中西文化交流使者,令人刮目相看。

中國雜技走上國際舞台 折射改革開放步伐

  由市井娛樂踏上國際舞台,中國雜技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改革開放的步伐。

  古時兵荒馬亂,江湖藝人無處可依,攜着家着四處漂泊,賣藝維生;靠着頂碗、吞劍、走索、吐火、高空翻斗等絕活賺錢,「以命換糧」。

被送進雜技學校的孩子,需接受每周六天、每天長達十小時的刻苦練習。(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中國雜技產業化 一技傍身脫貧

  1979年,中國雜技工作者協會在改革開放後成立,把民間雜耍推升至另一個層次。各地開始出現專門培訓雜技藝人的中等及高等教育,把以往局限於父子或師徒傳承的文化產業,變得專門化和產業化,發展愈見蓬勃。

  然而,以雜技換糧的本質沒有改變。不少貧窮的農村家庭為改善生計,在孩子4、5歲時,把他們送到雜技團學藝。他們相信:「有一技傍身,就不怕餓肚子」,甚至有能力讓全家吃飽飯。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後流行中國的健美操

中國傳統雜技的種類多元化,既有以力量較量為主的「力技」,考驗腰功、腿功、倒立和跟斗等基本功的形體項目,還有展示耍弄技巧的技術性項目,以及高空節目及動物戲等。(圖片來源:Getty)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些離鄉別井的孩子,需接受每周6天、每天長達10小時的刻苦練習:每天早上5時起床,6時體能訓練,接受拉筋、倒立、一字馬等基本功,以及頂碗、空翻等雜技訓練。在雜技村內,經常聽到孩子忍痛拉筋尖叫哭喊。練功外,孩子還需上文化課堂,自理煮飯、洗衫,每晚9時準時睡覺。

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表演和展覽的交流活躍,雜技、歌舞和地方戲曲在海外不少地區演出引起轟動。(圖片來源:Getty)

  雖然,因艱苦練習而帶來的勞損傷患,令雜技員付出沉重代價,但他們每參與一場雜技演出,可賺取約100至300元人民幣的可觀酬勞,令他和家人生活改善過來,得以逐漸脫貧。

  改革開放40年,全國有7億多人口成功脫貧。這班默默苦幹的雜技藝人,正是中國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延伸閱讀懸崖村上直播帶貨 95後助村民擺脫貧困 

孩子們每天早上5時起床,接受拉筋、倒立、一字馬等基本功,以及頂碗、空翻等雜技訓練。(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深圳第一次賣地 參考香港政策增收入

改革開放引進外資合作 當年今日五星級花園酒店開幕

看鄧小平名言 回顧其睿智遠見

改革開放人才吸納 當年今日首次招考公務員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